第2章 相遇是偶然(1 / 3)

一年後。

山陰鎮,是一座位於上古大陸東南海邊的小鎮。小鎮若是再往東翻過幾個山頭就是一望無際的東海。

從小鎮西北的山林叢中陡然竄出一條流淌千年萬年的河流——清陽河。它如處子般倚著山腳,溫柔的懷抱山陰鎮。出了山陰鎮後,又重新沒入山林。

別樣的人間煙火氣是水流們所貪戀的紅塵。那些經不起誘惑的,會流進人族的稻田;有的稍微幸運些,沾染了人族臭衣服上汗漬汙漬,鍋瓦瓢盆上的油漬又會被重新衝刷入清陽河中修行,洗去紅塵滋味;還有一些,成為人間煙火氣中的一部分,失去自我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

山居秋,無疑是水流們最大的誘惑。十裏飄香的酒味,隻是聞得那麼一下下,這陶醉的美妙溫柔鄉便讓水流們留戀不舍。

清晨,彌漫的水汽還未從昨夜的宿醉清醒。“吱呀”,陳老頭開始卸下酒鋪子山居秋一塊一塊比人還高的木板。

少小離家老大回,陳老頭十二三歲便離開山陰鎮去外麵闖蕩。直到幾年前在一個秋後的雨夜,這個早已被小鎮遺忘的人出現了,衣衫襤褸的陳老頭領著一個約摸六七歲白白嫩嫩的帶著些嬌氣的小女孩。鎮上的人一看便知陳老頭他們是一邊乞討,一邊逃難才把自己那疲憊不堪身體帶回了老家。

陳老頭把早已破敗不堪的小酒館裏裏外外好好的整修了一番,這是陳老頭家祖傳的產業。幸好陳老頭的祖輩父輩還有些人好人緣,鄰裏們多多少少會幫些小忙。當陳老頭打不到獵物或者捕不到魚的時候,也會偶爾接濟這一老一少。很快,這一老一少在離別幾十年的老家重新安頓了下來。

連那些吃瓜看熱鬧的閑人,也不得不佩服這陳老頭有兩把刷子。這小酒館如病樹一般,前頭重新長出萬木春。陳老頭這般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很快得到鄉裏們內心的認可,自然更親近了些。

小酒館開業了,陳老頭特意起了個新名字——山居秋。山居秋,賣得是些果子酒。都是陳老頭和那個小女孩一粒一粒從山裏撿來的野果。

一老一少靠著小酒館勉強度日。由於生活清貧,小女孩自小被當男孩子養著,衣食住行盡皆跟男孩子沒兩樣。

小女孩不愛說話,似乎也沒人聽過她說話,時間久了大家夥隻當他是個啞女。幾年了,那白白嫩嫩的小女孩成了勤勞能幹的沽酒小童,陳老頭卻知道她還是那年秋雨中的“她”。陳老頭喚她“青兒”,於是陳青兒便成了她的名字,來山居秋買酒的人也都隨陳老頭喚她“青兒”。

昨兒夜裏,淅淅淋淋的雨水直到黎明前才停下,這是入秋的第一場雨水。

夜裏青兒睡的很淺,那滴滴答答的雨聲每一滴都滴在她小小的心田中央,蕩起陣陣微小的波浪。她清晰的記得幾年前那場讓她瑟瑟發抖的秋雨。

直到聽到那“吱呀”一聲,青兒知道陳老頭準備打開門做生意了。她打開自己的房門,一陣秋日所特有涼風拂身而過的瞬間吹醒了青兒昨兒夜裏懶懶的睡意,一瞬後她才能體會到清晨陽光所帶來的幾絲暖意。

每一陣秋風襲來,小青的身子都會不由得輕顫,她用力裹緊身上打滿補丁的粗麻布衣。青兒看了眼衣服上一枚枚自己親手的補丁,卻不禁抿了抿嘴,竟有了那如沐春風般的笑意。

她到山居秋前院來幫陳老頭。陳老頭剛好把門上所有的木板卸完,看了她一眼說“青兒,昨兒的秋雨有些涼了,待會我們去東頭的李大娘那裁一身衣裳吧。”

青兒輕輕搖了搖頭,臉上的稚氣也消了幾分,眼神中卻多了絲光。她緊了緊自己的衣服。這點寒冷,她還扛得住!大家夥雖然覺得青兒是陳老頭的孫女,可總有人敏感的人覺得他們不像爺孫倆。

陳老頭說,“行吧,再緩些日子!”

小青清洗了沽酒的用具,把放酒的架子擦拭了一遍。陳老頭去廚房端來了一些餅子,青兒隨意吃了點。

很快,第一個客人來了,他是山居秋街對門的王鐵匠。幹力氣活的人對酒總是情有獨鍾,他們自然不是品酒的人。每次當他們累的喘不上氣的時候喝上一小口,不知是因為麻痹還是錯覺,暫時不覺得那麼累那麼辛苦,久而久之便離不開這酒了,成了酒鬼。

青兒給他打了半斤酒。王鐵匠對著陳老頭滿意的笑了笑說,“青兒這姑娘是越發能幹了,我這一上手便知這酒不多不少,正好半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