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太子隻是餘光瞥了一眼,最後收回目光,繼續往前趕路。
太子十六歲的時候,文成帝已經開始有意無意鍛煉他作為儲君的能力。
但是三皇子也越來越大了,也開始參與朝政了。
文成帝看著底下和太子意見相左的三皇子,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太子身為儲君,行事寬厚,但未免有些優柔寡斷,”
文成帝拿著太子已經批注好的奏折,目光沉沉。
李全跟隨帝王這麼多年,有些話也就隻有他敢在一旁說。
“殿下畢竟是皇上您親自培養的,宮中皇後也是一位溫厚的人,太子自然也是不差的。”
文成帝將太子批注的奏折放到一邊,又拿起了三皇子的奏折。
“他若是有三皇子這般行事狠辣,朕也不至於這般不放心。”
儲君仁厚對於忠臣來說並不是什麼壞事,可儲君若是太仁厚,對於朝廷那就是壞事。
“有三皇子做陪練也好。”
文成帝提筆開始讓三皇子管理戶部的事情,太子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並沒有多大的意見。
倒是後宮的李貴妃和三皇子知道了之後都喜不自勝。
太子已經十六歲,早就有大臣上書提議該為太子選太子妃了。
文成帝今日被這些奏折煩的連口茶都喝不下,直接就把這些奏折給丟了。
“太子十六歲之後,這幫老家夥就想著往太子的東宮塞人了,真是好得很。”
李全默默地撿起奏折,“太子殿下越來越出色,自然就有朝臣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太子殿下了。”
“嗬,朕當年還是太子的時候,都十八歲才娶的皇後,他們急什麼?”
急什麼?
當然是急太子妃人選花落別家了。
文成帝對這些定太子妃的奏折不厭其煩,等太子來到養心殿之後,直接全部丟給了他,然後自己去皇後宮裏躲清閑去了。
太子看到奏折上麵寫的,很是淡定的拿起朱筆批閱,駁回。
他還是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夏清羽,雖說已經不打算再關注她的消息,但他還是知道了。
她的祖母已經過世,夏清羽本來該定親的年齡因為祖母的離世,要守孝三年。
太子想到夏清羽要守孝三年,等她守完孝她都十九歲了,批閱奏折的手生生的一頓。
許久呼出一口氣,他想這些做什麼?
文成帝以為選太子妃的事情終會過去,沒想到每日劇增。
他想了想這件事還是要太子自己解決為好,他不是刻板的父皇,若是太子不喜歡,他也不好強行安排。
於是他把太子叫來養心殿,詢問他的意思。
太子一板一眼,“兒臣年紀尚小,還不想成家,隻想為父皇分憂。”
得。太子本人沒有娶妃的意思,文成帝就把那幫老臣全部丟給了太子。
等到那幫太子苦口婆心的時候,太子始終眉頭都沒有皺一下。
到最後涼涼的說了一句,“孤心係百姓,暫時沒有成親的打算。各位大人一直在勸孤,豈不是耽誤孤處理政事?豈不是不為百姓考慮?”
眾大臣:“……”
他們不是這個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