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則混沌,神則旁通。自然靈照,聽不以聰。強為名,號曰帝江。
——《山海經圖讚》
在無窮無盡的閱讀、學習中,赫卡特和她腹中的混沌,漸漸成長。
帝江,那隻臨風而唳的鳥兒,生著錯彩鏤金的羽,沒有麵目的臉。傳說,有人曾試著給帝江平坦的麵部鑿上五官,誰知竟讓她一命嗚呼。
她天生是混沌,應眾人的心願而生,接受命運的雕鏤而死。
赫卡特的母親陸可人,是家中最不受重視的幺女,是個從小沒有得到足夠母愛的女子。她便把希望寄托在新生的女兒身上。
在女兒出生的哪一日,赫卡特在她懷裏粲然一笑,像一縷光,照亮了她平坦卻慘淡的一生,從此她視女兒作珍寶。
母親的希望是第一道雕刻,鑿在了赫卡特的笑容裏,靈魂的混沌從此有了些許秩序。
人們見到赫卡特甜美的微笑,都誇獎小女孩的善良明媚。
隨後是薄羽,薄羽對家人的渴望喚醒了赫卡特,從此她要奉獻自己無窮無盡的愛,熾烈地焚燃自己,去溫暖別人的生命。
此為這隻帝江鳥注定的宿命與背負。
赫卡特的機會隻有一次。太殘酷了,隻有一次,高考學子們都是如斯。她的每一分努力都浸染著絕望。
她的文綜得分不佳,尤其是政治,其中哲學模塊最弱,因為赫卡特是個極其感情化的人,她的思考鮮少有邏輯和條理。
在第一次模考之後,複讀學校更換了政治老師,這個舉動,某種意義上改變了赫卡特的命運。
他走了進來。
赫卡特對他的第一印象來自他光滑的額頭——他是個看上去就很睿智的禿子。
楚老師是北師大哲學係與心理學係雙學位獲得者,頭腦的確很睿智。他對事物發表評論的時候,總喜歡把纖長的雙手手指交疊起來,就像要捋清什麼一樣。
師生彼此認識的開場就是解一道題,赫卡特記得是關於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題目材料寫的與記憶點完全對不上,赫卡特寫得頭痛欲裂。
楚老師下講台,看學生們皺著眉頭解題。他的表情有一種“瞧,難住你了”的享受感。
他走到赫卡特身邊,盯著赫卡特看了一會。赫卡特正在掙紮,在卷子上塗塗畫畫。
“啪!”清亮的一聲,楚老師攔了一下赫卡特的手:“小姑娘,所有的學生裏,你最搞不清狀況了。我猜,你平時一定記筆記最勤,最聽老師的話。但是有什麼用呢?”
他敲打赫卡特的左臂:“用左手指著讀,可以有效調動你掌控理性思維的右腦。”
又點點赫卡特手裏的筆:“不要亂塗畫,用直線,把互相關聯的條件連起來,找清內在邏輯。”
他看著赫卡特恍然的表情,滿意地去指導其他學生。
赫卡特的上一任政治老師做了一本精細的記背知識冊,讓學生每天默寫。赫卡特非常善良,日複一日記與背,卻隻是魚兒的短期記憶。
而楚老師叫學生撕掉枯燥的記背冊,告訴他們:“重要的不是記背,而是要變得聰明,不把公式寫在紙上,而是記在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