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三章 天心難測(2 / 2)

二人經由津門入城,一路上經過的都是繁華鬧市,等到了北宮,竟然已到了黃昏時分,蒯越倒是還沉得住氣,蔡瑁急得直如熱鍋螞蟻一般。

因為猜不到王羽的心思,也就不敢保證於禁會不會發動突然襲擊,萬一手上那一萬多荊州兵也被打殘了,那兩家怕是徹底沒有利用價值了。

不管怎麼樣,兩家手上還有兵,在亂世之中,這就是最有價值的籌碼。

或許真是籌碼的作用,二人進宮倒是很痛快,這邊通報上去,沒過多一會兒,就有命令傳出來,讓二人覲見。

這又是個不合常規的安排,正常來說,使者到達當曰通報一聲,然後會擇曰接見,留點時間給使者整理行裝,沐浴更衣什麼的,現在這個似乎有點爽快過頭了。

盡管如此,兩人卻也不敢怠慢,將衣冠整理一番,就隨著侍衛進宮去了。一路穿過重重樓閣宮殿,很快發現,這裏既看不見宮娥彩嬪,也找不到宦官下侍的影子,隻有披甲持銳的戰士,好好一個皇宮,竟變成了個大兵營。

同樣讓他們想不通的是,王羽接見他們的地點,既不是正殿德陽店,也不是通常用來小規模議事的崇德、崇政二殿,而是用來放置皇室收藏的平洪殿。

反正客隨主便,二人也沒心思吐槽這些安排了,一心隻想著快點見到王羽,得個準信兒算了。

結果,走到平洪殿前,兩人又是大吃一驚。

不是因為宮殿有什麼問題,隻是在殿前候著的那一群峨冠袍帶的人!他們認識其中好幾個,最讓他們震驚的就是為首的那位——這人,分明就是荀彧啊!

他們感到詫異,荀彧同樣吃驚不小,他腦筋轉得也快,當即就知道這二位所為何來了,嘴角也是溢出一絲苦笑。

他向蒯、蔡拱拱手,道:“二位也是為了荊州事來的吧?剛巧,不妨與彧一同等候。”

“讓文若先生見笑了,不過……”荀彧這個招呼打得不無嘲諷之意,蔡瑁的臉頓時就拉下來了,要不是蒯越一把扯住,說不定會直接反唇相譏,在這裏鬧上一場。

攔下蔡瑁,蒯越忽作長歎:“大勢所趨,焉能不來?”

聽了這話,荀彧也沒了爭高下的心思,轉頭看看身後長長的隊伍,喟然歎道:“大勢所趨麼?果然如此……”

一聲歎罷,他的情緒反倒恢複了正常,指著身後眾人,一一向蒯、蔡二人介紹起來。

蒯越、蔡瑁本來隻是認識其中一兩成,等荀彧這麼一介紹,發現好多都是久聞大名之人。什麼濟陰王家、東平畢家、潁川孫氏、吳氏,河內名門趙氏等等等等……

不用說,這些人來的目的無非就是剛才討論過的那些,這些世家之前也多半都站錯了隊,這個時候不盡早來負荊請罪,等到人家主動開始清算就連後悔藥都沒的吃了。

一番‘久仰、久仰’的寒暄後,蔡瑁扯住了有些交情的趙谘問道:“君初,你在此等候多久了?”

“其實也是剛到,王驃騎放出話來,是要等人到齊了才……卻沒想到姍姍來遲的是德珪兄。”

“……”蔡瑁頓時啞住,蒯越接著問道:“王驃騎現在正在殿中?”

“不錯。”趙谘點點頭,看出二人仍是疑惑未解,於是低聲解釋道:“是益州回信了。”

“益州?劉君郎?”蒯越眼中精光一閃:“這麼說,是這邊主動勸降的?”

“對,但結果很讓人意外,劉君郎竟然言辭拒絕了,還殺了送信的使者!”

蔡瑁、蒯越嚇得一激靈:“他哪來這麼大膽子?”

“那就不知道了,可能是益州太閉塞了,以至於搞不清楚中原形勢了吧?”趙谘搖搖頭,表情中不無幸災樂禍的意味。

如今青州軍大勢已成,隻要王羽不對世家豪門進逼太甚,中原就不可能再有什麼反複了。他們這些順應時勢的人最怕什麼?怕就怕沒人頑抗到底,沒人吸引驃騎軍的火力。這和大家一起從獅虎爪下逃生是一個道理,不需要比獅虎跑的快,隻要比自己人跑的快就夠了。

本來要頑抗到底的是三家,可現在曹艸顯然扛不住了,江東軍損兵折將,似乎也不大能指望得上,要是益州也望風而降,那大家身上的壓力可就大了。

劉焉發瘋,正是所有人都喜聞樂見的好事啊。(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三國第一強兵》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