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元年,劉邦開始對三秦的地區攻取的戰役,擊退了雍王章邯的兵馬,這場差不多接近閃電戰的一個月裏,整個三秦地區就在劉邦的控製之下。
此時蕭何在幹嘛?當然替劉邦守家,不過蕭何的差事可不好幹,關中基本上被項羽弄得亂七八糟。此時作為丞相的蕭何,要收拾這一塊爛攤子,談何容易,但是蕭何開始收複巴蜀,安撫百姓,鎮守後方,發布新管理的政令,最主要的是,幫助劉邦提供糧食。
漢二年的二月,蕭何內政方麵的政策可謂是深入民心。比如說覺得蜀漢百姓的負擔比較重,免除蜀漢百姓的租稅兩年,如果有士卒從軍的,免除這家的稅務一年。如果百姓年齡過了無視,而且德高望重勸大家向善的,可以安排為三老,和縣令等人一起議事。
漢二年的五月,漢軍在滎陽集結。蕭何知道此時劉邦缺兵少糧,於是就把關中的老弱和未成年人征集到前線去,韓信此時也聚攏士卒支援劉邦,劉邦這個時候才軍威大振。 憑著這股勁頭,劉邦成功擊退了項羽。
漢二年的六月,蕭何留守關中,這個時候,蕭何開始製定法度製度,設立宗廟、社稷、宮殿之類的,但是每次設計好了,草稿總會先給劉邦彙報一下,劉邦也是例行公事看看之後就給批了。
有時候,遇到特殊情況來不及彙報,蕭何也會用最合適的方式先行辦理,然後等劉邦回來就立馬彙報。基本上後方的戶籍管理、路政之類的。包括糧草的供應路線和渠道,都是蕭何一手操辦的,所以關中事務劉邦就全權交給蕭何處理了。
漢朝三年的時候,劉邦和項羽僵持不下。此時劉邦還經常派人來慰問蕭何。於是有人就對蕭何說,大王自己在外麵,風餐露宿的情況下,還經常派人來慰問您,大王這是對您起了疑心。蕭何二話沒說,就把自己的兄弟和子孫都派到前線去,果然劉邦對蕭何這個行為大加讚賞。
幹掉項羽立國之後,劉邦認為蕭何功勞最大,就給蕭何封侯,給蕭何的食邑也是最大的。沒想到一眾將領不服氣,覺得自己在前線浴血奮戰,蕭何隻不過在後麵舞文弄墨,逞口舌之快,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在眾位將領之上呢?
劉邦表示,你們隻不過是自己追隨我,頂多再加上兩三個親屬。但是蕭何不一樣啊,蕭何是用了整個宗族都來跟隨我,所以就衝著這份心意,我也不能忘記蕭何。這幫人聽到劉邦都這麼說,也就不好說什麼。
等到給諸侯排名的時候,群臣表示,曹參曾經受到七十多處傷痕,攻城掠地,戰功赫赫。劉邦心想,給蕭何封侯的時候,已經護過蕭何一次了,再護一次的話,估計群臣也會不樂意的。於是就沒說話,但是在觀點中仍然認可蕭何是第一。
沒想到這個時候有人表示,劉邦好幾次都是潰敗二套,全靠蕭何從關內派軍隊補充,就算沒有陛下的命令,蕭何依然還會派遣幾萬人,而且軍糧一直是蕭何從關內輸送,這都是大功一件,是要記入史冊的,蕭何應該排第一,曹參第二。劉邦心想,還是這小子懂事,於是順著台階,就把蕭何排在了第一位。
後來,蕭何幫助劉邦修建未央宮,劉邦回來一看,好家夥,如此奢華。氣不打一處來,天下剛剛安定,百廢待興。需要花錢的地方多著呢,你怎麼能如此浪費,把宮殿建設的如此奢華。蕭何表示,如果宮殿不華麗,不足以彰顯天子的尊貴,這樣後代也不用多花錢了,不好嗎?劉邦聽完覺得很有道理。
後來韓信舍人的弟弟,告發韓信準備叛亂的消息,呂後打算把韓信叫來,又怕不能一網打盡,於是就和蕭何一塊商量計謀,兩個人把韓信騙來,於是韓信就在後宮被蕭何和呂後幹掉了,劉邦聽說之後,就把蕭何命為丞相。
眼看著蕭何當了丞相,很多人都表示祝賀,隻有一個人表示為蕭何擔憂,因為蕭何此時位居丞相,功勞第一,劉邦已經沒有什麼可以賞賜了,而且蕭何還深得民心,如此一來,劉邦能放心嗎?萬一你要是利用你的名望來造反,這種情況如何處理?
蕭何聽完驚出一身冷汗,於是就開始低價賣土地,不斷放貸,開始汙化自己名聲,後來有人生氣去劉邦那裏告了蕭何的狀,沒想到劉邦聽到蕭何與民爭利的消息,非但沒有生氣不說,反而還很高興。當然象征性走了個形式要懲罰蕭何,最後還是釋放了。
後來劉邦病逝了,太子劉盈即位,蕭何不久也病重,眼看蕭何也要去了,劉盈問他,要是蕭何去了,你你覺得誰能幹得了你的活?蕭何問,那陛下你覺得誰能幹得了我這個活?劉盈說,我覺得曹參可以。蕭何說,陛下找到合適的人了!盡管蕭何和曹參一直不太和,沒想到蕭何還是挺顧全大局的。
“有如此好的輔佐之才,也難怪劉邦能夠成就大業。這樣封建社會的框架基本上就算構建完成了。我覺得咱們可以上架封建社會係統了。”
“玉帝所言甚至,不過還沒有解決可以傳承下去的問題,也就是千秋萬代能夠認同的思想問題,這個需要解決。再說太上老君我也希望能做玉帝的蕭何。”
“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