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樓(1 / 2)

王二貴把馬牽到市場上,賣了二十兩銀子,金庸給了他二兩作為酬謝,將剩下的十八兩都帶在身邊。此時天色將晚,金庸換了身衣衫,出門赴春風樓之約。他剛走出驛站,對麵縣衙門口過來一個差役,叫住了他:“你上哪去?上邊吩咐了,讓你在驛站待著,不能出去。”

金庸站住,對著差役作了個揖,說道:“在下與崔班頭有約,在春風樓見麵,還望大哥通融一二。”說完把一兩銀子遞過去,塞在差役的手裏。崔班頭大概已經打過招呼,那差役拿了銀子,也就沒有再為難,說了聲“早去早回,別惹麻煩”,回頭又和倆守門卒去吹牛。金庸心想幸好不是過五關斬六將,不然這點銀子哪裏夠用啊,悻悻的來到春風樓。

春風樓是玉門縣最大的酒樓,與迎香樓對門而開,食客在春風樓喝完酒,若是覺得還不過癮,出了門就直接上了迎香樓,倒也方便。

金庸坐著事先預定的雅室內等崔班頭,順便準備呆會兒要用的台詞。約莫一盞茶的時光,崔班頭來了,還帶著兩個同行的公差。反正是有人請客,這種順水人情公差們大概是做慣了的,今天我有局我叫上你,明天你有局你叫上我,這樣大家都不落下。

金庸與三人寒暄幾句,原來兩個公差一個姓趙,一個姓嚴,都是衙門裏的班頭。崔班頭道:“我特地叫上老趙和老嚴一起,好讓你認識認識,兩位在衙門裏可都是說一不二的人物,連縣太爺都要讓三分呢,你與他倆多親近親近,以後保準有你的好處,哈哈哈哈!”看了一眼桌上的酒菜,搖頭道:“這點怎麼夠吃,姓金的,你也太過小氣了。”也不等金庸開口,便吆喝來店小二,揀好的又點了一大桌,這才心滿意足,招呼著金庸坐下,倒像他是主,金庸是客了。

酒過三旬,三個班頭喝的興高彩烈,金庸卻笑不出來,一來是自己的正事未辦,二來麼也很為身上的銀子擔心。崔班頭倒也不是完全沒心沒肺,早看出金庸心裏有事,看看時機也差不多了,於是開口說道:“金兄弟,你這回請我們喝酒怕是另有原因吧,說出來,看哥哥能不能幫一把。說實在的,在這玉門縣城,你三位哥哥辦不成的事隻怕不多。”

金庸等的就是這句話,心想這崔班頭雖然說話做事讓人厭惡,倒也不是收錢不辦事的主,正要將心中事說出來,突然外邊傳來了幾聲敲門聲,一個的聲音說道:“幾位大官人要不要聽幾支小曲助助興?”原來是賣唱的。崔班頭道:“正好正好,快點進來,給大爺們解解悶。”

門開了,進來兩個女人,一個十二三歲,手裏拿了個羌笛,另一個二十多,高鼻綠眼的,竟是個胡姬。胡姬欠身一福,說道:“不知幾位官人想聽什麼曲子?”

金庸看了一眼那胡姬,覺得有點眼熟,隻是濃妝豔抹的,看不出本來麵目,又惱她倆進來的不是時候,心裏正煩,哪有心思多看。崔班頭卻很有興趣,說道:“你就隨便唱兩段,若是聽的舒服賞銀少不了你的。”胡姬道:“奴家最近新學了一個曲子,若是唱得不好官人不要見笑。”於是依依呀呀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