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時候,公公來病房看了看振華,也是叮囑了幾句就出去了,畢竟是兒媳婦,待久了也不好。
在病房前跟老伴說“不行咱們雇個人吧,明天孫子都得送過來,你自己也照看不過來。”
“現在這麼亂,這雇人不會被人抓著尾巴找事兒吧。”
其實本來和之前養振華的張嬸說好了,等著到時候一塊來醫院輪換著陪床的,在振華剛住院沒兩天,因為工作調動,張叔叔帶著張嬸還有孩子都離開京市了。
臨時抽調的,張嬸都不能跟婆婆打招呼,等著快臨產的時候,婆婆去找張嬸才發現人已經走了,回家一問公公才知道,是工作調動,去哪兒了,幹什麼去,一點音信也沒有。
大院裏處的好的幾家,也沒好意思跟人說,當時人還問要不要幫忙啥的,都說好了不用了,臨時跟人說,怕人家再有什麼別的事兒給耽擱了,就沒跟院裏的人提。
霍家也是沒什麼親戚了,不然還能找個親戚來照看幾天,公公也是愁的不行,突然想著個法子。
“要不這麼著吧,找好人以後就說是鄉下的親戚。最好找個會看顧小孩的,多給點錢也沒事。”
婆婆一想這樣也行,就說道“那我去問問宋大夫的,宋大夫人挺好的,應該也認識些照看孩子的人,我這就問問看。”
“行,那你去問問吧。”
婆婆跟老伴兒說完就直接去了,宋大夫就在醫院的三樓,去的時候正好沒人,婆婆就直接跟宋大夫提了這事兒。
“宋大夫,你看看你那邊有沒有認識的會照顧孩子的人,我們這邊管吃管住,一個月給30塊錢,最少也得看一年。”
宋大夫一聽,30塊錢,還管吃管住,這條件是頂頂好了,說是照顧幾個孩子是累了點,那不比在家裏吃不上飯強。
想著娘家裏的弟妹,也是初中文化畢業,還生養了三個孩子,最大的孩子8歲了,孩子教養的都很好,雖然是鄉下的,但是品性和家務活能力一點沒問題,養的幾個孩子也是從小就幹幹淨淨的。
現在全家都靠著弟弟一月20來塊錢的工資,和她爹的30來塊工資,弟妹和她娘都是農村戶口,吃不了商品糧食。
現在孩子隨母親戶口,吃不了商品糧,就得去黑市買糧,黑市價格貴,還經常沒貨,見天的吃得上頓沒下頓,這不二娃也快7歲了,馬上又得上小學,日子更是難熬。
“嬸子,是這樣的,我這還真有個人選,你聽聽行不行。”然後把弟妹李豔的情況給說了下,最後又說道,“實話跟您說,這人是我弟妹,脾氣秉性您放心,這事兒我就能給擔保的,幹家務也是一把好手。”
婆婆聽完以後也很動心,不過還是說“她家自己的孩子還那麼小,她不在家能行嗎?”
宋大夫一聽是這回事兒,立馬保證道“這您放心,我那幾個外甥我娘就能看了,再說兩個孩子都不小了,大娃和二娃白天上學,就剩下一個小的,怎麼也能顧得來。”
“那就行,那你看看你弟媳啥時候能來,我這是越快越好。”
“我等會跟家裏說聲,讓她收拾收拾,明天就能來。”
“行,那等著明天到了你直接領著去我們病房就行,不過你得提前跟她說說,這是我們自己的親戚來幫忙的。”
“您放心,我這會叮囑好的,那我明天就領著她過去了。”
“行,宋大夫辦事我肯定是放心的,要不我也不會來這兒找你了。”
把事兒說完,婆婆就回了病房,然後跟振華也說了說這事兒。
聽完以後,振華說道:“是得找個人一塊來照看著,不然就您自己在這,我半點兒忙幫不上,看您這麼受累,我心裏也怪不是滋味的。”
“瞧你說的,這是什麼話,你這為咱們霍家生了三個大孫子,已經是大功臣了,這要不是孩子太多,我擔心到時候他們半夜吵鬧,你再做不好月子,養不好身體。我的大孫子我都得自己帶,才不用找別人呢,我身體利索的很。”
“是我說錯話了,我娘的身體利索的呢,還能再活一百年。”
婆婆樂嗬嗬的笑道“再活一百年那不成了老妖怪了,隻要能親眼看著我的幾個金孫孫結婚生子就夠了。”
“那肯定能,您和我爹還要照看重孫子呢。”
婆婆戳了下振華的腦袋道“你這一天天的淨想著美事兒。”不過也沒有反駁,想著重孫子的場景,立馬渾身是勁兒,恨不得下地耕兩畝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