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起床號還沒響的時候,振華就醒了,今天崽子們要組團去捉泥鰍,得多準備點吃的。
起早點來逛逛早市,之前一直都是她婆婆來買東西,振華還沒逛過呢。抬起手看了下手表,現在剛好5點半。
崽子們平時都是跟著起床號起床,昨天又玩的很嗨,應該不會突然醒,而且早市就在家屬院門口的碼頭邊上,慢慢悠悠十分鍾也就到了。
拎著簍子子,開始了逛早市,逛起來的時候才發現,跟以前遇到過的集市都不一樣。
振華小時候也是在農村長大的,那時候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集市氛圍是熱鬧有活力的。
現在這邊擺攤的都是附近的漁民,大人們身上的衣服,是補丁上縫著補丁,孩子們則是很少有穿上衣的,不能說骨瘦嶙峋,但是身上的骨頭是根根分明的。
振華長得白淨又好看,第一次看到振華的老鄉,都會因振華的樣貌驚豔一次,不過都很含蓄,偷偷讚美的瞅兩眼,就不再去多看了。
這裏擺攤的老鄉,感覺像是之前電視上拍的電視上的難民一樣,第一印象是黑,第二印象是太瘦了。
振華一直知道這個時代大部分的人,日子都過得緊吧,可穿過來以後,接觸的都是部隊上的人。
京市大院住的都是將領,公公和婆婆也不是那種節儉的人,日子過得很舒坦。
來到海南島這邊以後,能感受的一點點的貧困,就覺得應該也就這樣了吧。
直到今天看到這些漁民的時候,振華才算是領會這個時代的苦楚。
怪不得部隊領導允許他們買賣,部隊的戰士起碼還有津貼,農民地裏還有糧食,而這裏的漁民大部分都是捕魚為業。
就算可以低價給供銷社,但是海貨大部分離水就死掉,新鮮度無法保證,就意味著運輸不了。
又沒有人在這邊建工廠,就算有一兩個工廠,也解決不了這麼多的海貨。
漁民隻能自己吃掉,但是海鮮再鮮也不管飽,而且一直吃海鮮人也會受不了。
振華看的有些難受,她想做些什麼,又發現自己好像什麼也做不了。
她現在隻能照顧好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小家。部隊這邊監控嚴格,能額外拿出一點吃的東西已經有些冒險了。
在現在這個混亂的時期,行左施右的反革命集團,國內外各種反華勢力……
她不讓自己的寶貝們受到一點傷害。
振華心想好在這也是一這個火紅的時代,一切終將過去的。
現在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這片蒼涼而恢弘的土地,再次散發勃勃的生機,然後重新佇立於世界之巔。
現在正是香蕉成熟的季節,早市上有來賣香蕉的,這邊是大隊上集體的地來記公分,每戶還有三分自留地,自留地有的種糧食,有的種果樹。
一個看起來隻有八九歲的小男孩,帶著個五六歲的小孩蹲在攤子後麵,振華走上前問道“這個香蕉怎麼賣的?”
“5分錢一把。”一大把香蕉能有個15-30斤左右。
攤子上還有6把香蕉,振華忍下全買回去的衝動,當了娘了,兩個孩子這個情況,真是看不了一點。
全買回去就太多了,這東西也不好放,逛早市的人看到會說閑話,於是說道“給我拿兩把吧。”
小孩說道“嬸子,這個都已經要熟透了,放不住的。”
你看,這裏的孩子,樸實又心善。
振華說道“沒事兒,嬸子家裏人多。”然後掏出一毛錢遞給他,“給你錢。”
小孩開心的接過錢,說道“哎,好勒。”自己又賣掉了兩把哎。
給錢的時候,小孩的手比振華見過的所有嫂子的手都要粗糙,小小的手被海水泡多了,每一根指頭都很粗很粗,手上的皮膚皺巴巴的,裂了很多的小口子。
振華把香蕉放到簍子裏,說道“嬸子家就在前麵,嬸子有點拿不動,你能幫嬸子一起抬回去嗎?”
“行,嬸子。”小孩直接一口答應下來,然後跟自己的弟弟說道“小山,你在這看著攤子別亂跑知道嗎?哥等會就回來。”
小山乖乖點頭道“知道了哥。”
兩人說完以後,小孩兒就和振華一塊抬著籃子往她家走去了,路上小孩說自己叫大海,今年12歲了,就在部隊邊上的馮家後疃住著。
振華看著他一點也不像12歲的樣子,可能是營養沒跟上,沒長什麼個子。
大海接著說道,他爹前年下海捕魚的時候,被大浪卷走了,娘也跟人跑了。
好在家裏還有爺爺奶奶,大海很樂觀,笑著跟振華說,自己種的香蕉還有芒果,都老好吃了,等芒果上市的時候,給振華帶點來嚐嚐。
等把東西拎到振華家以後,大海就要往回走,振華攔住他說“要不是你,嬸子自己都拎不回來。”
說著從兜裏拿出一把奶糖,塞到了他的手上繼續道“這些糖你拿著,是嬸子感謝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