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島鄉的鳳鳴島,原先叫柞樹島,這裏物產豐富,景色美麗。為什麼後來又叫成了鳳鳴島呢?這裏有個故事。
很早以前,柞樹島上山高林密,因為人們都靠采伐柞木燒炭過日子,所以住的村子就叫憋炭窯。屯子裏有個小夥子叫張忠實,妻子孫氏。孫氏生了一個白胖的男孩,取名柞生。小兩口你恩我愛,手腳勤快,日子過得很舒心。
就在柞生八歲那年,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張忠實和大夥兒一起到金州賣炭,船經螞蟻島的時候,遭到海盜搶劫,張忠實被海盜裝進麻袋,扔到海裏淹死了。
消息傳來,孫氏哭得死去活來。小柞生緊握拳頭,立誓要殺光海盜,為爸爸報仇,為鄉親們報仇。
一晃十年過去了,十八歲的柞生,長得濃眉大眼、粗腿大棒,五百多斤重的大石頭,哈腰就能舉過頭頂。為了練好本領,替父報仇,他天天舞刀弄箭,直練得箭無虛發,刀舞梨花。
他勤勞節儉、勇敢賢孝、扶危濟困,深得鄉親們喜愛。
一天,柞生打完柴往家走,看見老鷹追趕一隻小鳥。他一箭射死老鷹,小鳥也一頭栽了下來,掉得昏了過去。
柞生把小鳥捧著貼在心窩,用手輕輕地摸著,過了好半天,才漸漸活了過來。
他對小鳥說:“美麗的小鳥,現在安全了,你趕快走吧。”
哪知道小鳥並不飛,跟著柞生又飛到家裏。母子倆隻好精心侍養。
轉過年,小鳥已長大了。紅紅的冠子,頭頂上還有朵花毛,全身的羽毛五顏六色,尤其那長長的尾毛,簡直美透了。說起也怪,柞生家的鳥兒一叫,所有的鳥兒都跟著叫起來。
鄉親們都說,這鳥兒就是鳳凰,百鳥之王。晦,小島來了鳳凰,這可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啊。
這年八月,為了替父親鄉親們報仇,柞生聯絡一些年輕人,由當年的王老大領路,乘船向螞蟻島進發。趕到螞蟻島,天已擦黑。
船剛攏岸,兩個巡哨的海盜走過來喝道:“幹什麼的?”
“賣木炭的。到金州去,天黑了看不清向頭,隻好在這兒待一宿了。”
一個尖聲尖氣的家夥說:“待著可以,可不許下船。”
另一個啞嗓不拉的說:“你們的貨,我們當家的都要了,就不用到金州去啦。”
說完,轉身剛要走,柞生手一揮,大夥一擁而上,七手八腳地把兩個家夥捆了起來。一審,這才知道,海盜的大小頭目正都聚在四合大院的客廳裏,一共有八個人。
過了二更天,留下王老大和兩個年輕人看守漁船和俘虜,柞生帶領其餘九個青年,趁黑摸上山去。一進四合院,就聽裏麵有猜拳行令的吆喝聲。
柞生吩咐兩人守住大門,兩人守住後門,兩人守住裏間窗戶,自己帶領三個人來到外間窗前。他輕輕舔舔窗紙,見海盜們圍著一張八仙桌,正在大吃大喝,一個個東倒西歪,鳴鳴啦啦地稱正中坐的那個粗大家夥大哥長,大哥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