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海縣海洋島南端,有一座高山,名叫哭娘頂。山上鬆柏成林,四季常青。最奇妙的是在這海拔三百八十八米的岩石上,長滿大大小小的牡蠣殼。牡蠣是生長在海邊淺水礁石上的貝類,怎麼能跑到高山上去呢?要解開這個謎,得從哭娘頂的來曆說起。
很久很久以前,在黃海邊上的一個小漁村裏,住著一個叫福海的青年漁夫。這福海從小父母雙亡,孤身一人靠打漁撈蝦養活自己。
有一天,福海打魚遇上了風暴,他憑著一身好水性跟大浪廝拚摔打,累得精疲力盡,最後倒在船上睡著了。
小船在海上東悠西蕩,隨波逐流,漂到一個小島跟前。
這個小島雖說不是海外仙島,也算得上是個世外桃源。一座馬蹄形的青山環抱著一灣鏡子般的綠水。
鮑魚、海參、扇貝堆成堆,滾成球。魚呀、蝦呀就多得不用說了。
在這麼一個寶島上你猜住了多少人?不多不少隻有一個,還是一個年輕美貌的姑娘。
這個姑娘叫鳳妹,原來家住山東登州府蓬萊縣。父親姓張,村裏人都管他叫張老漢。張老漢膝下無兒,老伴劉氏守著這麼個女兒過活。靠著張老漢的勤儉和老伴的精打細算,日子倒也過得下去。
誰知這張老漢最愛打抱不平,一些窮苦哥們受到欺負,他都拔刀相助。那些為富不仁的人卻把他當做眼中釘、肉中刺。
有一個本村財主,串通當地土豪,給老漢捏造了一個聚眾謀反的罪名。不問青紅皂白把老漢打進監牢,多次嚴刑拷打,老漢隻是抵死不招。
因為沒有真憑實據,關了半年隻得把他放了。這張老漢是個硬漢子,今兒自己無辜受冤被害,怎能咽下這口怨氣。
他就演了一出“打漁殺家”,殺了財主一家三口,駕著小船,全家逃到這個無人的荒島上,還是靠著打漁過活。
沒想到兩年前張老漢在海上遇見風暴,遭了難,妻子思念丈夫也得了病,轉過年來也去世了,隻把鳳妹一人撤在孤島上。
那時,鳳妹已經是個十八九的大姑娘了。她孤苦伶仃地住在這個荒島上。白天躲海盜,晚間防野獸,藏藏躲躲,過著半野人的生活。
這天,鳳妹正在山上采野栗子,一抬頭看見沙灘上有一隻小船。她有些害怕,遠遠地瞧著,等了半天也不見有人出來,她悄悄地走近小船,見船上躺著一個青年小夥,那人一動也不動,不知是死是活。
鳳妹又等了好長時間,看看四周也沒有別的人,就大著膽子走到船上,看那人臉上沒有一點血色,試了試還有點氣。
她有些犯難了,對這個半死不活的男人是救還是不救呢?要是不救,隻要把他往海裏一推就算完了。要救吧,知道這人是好人還是壞人?
她再細看這人,一頭黑發,濃濃的眉毛,臉型端正,長得很秀氣,不像是壞人。
鳳妹打了一桶泉水,一滴一滴地滴進他的喉嚨裏,又燒了一碗海參湯,一ロ一口地喂他。
在鳳妹的細心照料下,福海的神情漸漸清醒了。他見是一個年輕姑娘救了自己,不知說啥好,掙紮著爬起來跪在艙板上就磕頭。
鳳妹說:“你別忙著磕頭,先把你的來曆仔仔細細地說給我聽聽,隻是有一件:不許說半句假話。”
福海又磕了一個頭,這才一五一十把自己的情況細細地說了一遍。說完又問了鳳妹的身世。這一問不打緊,隻見鳳妹抽抽噠噠地哭了起來,邊哭邊說著自己的身世。聽到傷心處,福海也陪著淌眼淚。
半晌,風妹說:“大哥,你就在這島上住下吧,這可是個寶島,滿山的野果,海裏有的是海參鮑魚,隻要肯下力不愁過不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