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鹿島的西南端有兩座毗鄰的大山,東麵的叫老鐵山,西麵的叫南頭山。就在兩山相交處有一道深十餘丈、寬約三丈的山洞。山澗兩旁的峭壁如刀劈斧剁,陡不可攀。老遠望去好似兩扇半開著的石門。由於這山澗常年有滑滑的溪水流向南麵的大海,島裏人都叫它水門子。水門子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
相傳在很古的時候,這裏並沒有山澗,而是兩座青山擁抱著一潭清清的湖水。這裏彩雲繞山,鳥語花香,水在山中,山在水裏,真是一個人間的仙境。
傳說有一年,一個青年漁民因船上失火,燒傷了臉,燒瞎了眼。後來他掙不到吃的,娶不上媳婦,就獨自一人摸到了這個遠離村莊的水潭邊,想一死了之。
可是他跳進水潭後不僅沒有死,反而眼睛也亮了,臉上的傷疤也沒有了,一個疤臉的瞎子變成了一個英俊健壯的小夥子。
這消息像長了翅膀在廣鹿島上很快地傳開了,凡是有個大病小傷的男女老少都成幫結夥地到水潭來洗澡。這水也真是神靈,洗一個好一個,洗兩個好一雙,就連牛羊飲了潭裏的水也長得格外健壯。
又這一年,從南方來了一個賣花線的貨郎,別看他滿臉的麻子,可有一張能把死人說活的嘴。
上島後,他聽說山裏水潭的水能醫治百病,就爬山越嶺前來試試,結果隻洗了一澡,滿臉的麻子就全沒有了。按理說這貨郎應該燒香磕頭、擺供許願,誰知他卻打起了鬼主意。
原來這個貨郎從小就學過探寶的法術。這次到島裏,他明的是賣花線,暗的卻是來探寶的。他順著水潭邊轉了一圈又一圈,最後斷定這水下有件無價寶。
為了獨吞潭裏的寶物,那貨郎第二天就搭船回了老家,招來了十個膀大腰粗的壯漢子,打算挖開水門,放水找寶。
可誰知這水門是白天挖,晚上長,一連挖了十幾天,水門子還是毛皮沒壞。沒法,貨郎隻好把人打發走了,自己又挑起貨郎擔探聽挖溝放水的辦法。走了一村又一村,竄了一屯又一屯,最後還真是驢蹄掉進磨眼裏一走上點了。
這一天,他搖著貨郎鼓來到了靠山屯,買花線的女人你來我往,吵吵嚷嚷,好不熱鬧。隻有一個女人看來看去,既不買,也不走。
探寶人看出了她想買“便宜”,就迎上前說:“大嫂,我口渴難忍,隻要沏壺茶吃,那兩紮花線就白送你了。”
這一下那女人高興了,一把將手中的花線揣進懷裏,領著貨郎就往家裏走,邊走邊說:“真是在家處處好,出門事事難啊!討杯茶吃,何必客氣。”
這個女人沒有大名,隻因她嘴窩子淺,擱不住話,人們送了個外號,叫她“快嘴蓮”。
一進家門,那快嘴蓮就獻上了香茶,貨郎一邊品茶一邊說:“你們這小島真是好啊,就連山裏水潭的水也能治病,可真神啊!”快嘴蓮說:“可不,那是神水呀!”
貨郎又試探著說:“我看那水潭裏必有寶物。”“有,是個金棒棰。”“金棒棰?”貨郎趕緊追問。快嘴蓮接著說:“這金棒棰,隻有我一個人知道,你要打聽......”
貨郎明白了快嘴蓮的意思,馬上又抓了兩大把花線給她。
這女人見線眼開,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