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要求不多,但弄月卻一一完成的讓我驚愕。我隻是描述了自己要的紅色舞衣,她就給我找來一件比我描述還美的;我說要一個樂師,她就立刻給我找一個樂師,本來我沒抱太大希望,哪知她找來的這個樂師隻聽了我哼的曲子一遍就能將曲子完整地演奏出來,而且沒有一點錯誤。看來,她應該不是一個普通的丫環。
我真不知道我該說什麼了,這一切的一切都在說明曹操對我的在乎,可是為什麼我們之間要隔著這麼多的阻礙呢!
換好舞衣,任由弄月幫我梳妝打扮,除了臉上過濃的妝,我不得不承認弄月還是一個化妝師。稍稍修飾了一下臉上的妝,看著鏡子裏美麗的自己,我突然覺得這張臉真的是麻煩的根源。可沒有這張臉,我又不可能遇到曹操。造化弄人,直到現在我才知道有很多事真的不是我們想就可以實現的。
“夫人,您準備好的話,奴婢就去通知他們清場。”弄月看著我眼神裏多了一絲驚訝,我想她驚訝的是我臉上的妝吧!
“好了,你去安排吧!我馬上就來。”
到時候了,親愛的阿瞞,讓我為我們的愛情跳上一曲吧!我對你的愛全部都藏在這支舞裏,但願你能了解。
箜篌(kōnghóu)是十分古老的彈弦樂器,最初稱“坎侯”或“空侯”,文獻中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製。
箜篌曆史悠久、源遠流長,音域寬廣、音色柔美清澈,表現力強。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現常用於獨奏、重奏和為歌舞伴奏,並在大型民族管弦樂隊中應用。箜篌在古代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製《史記&8226;封神書》:“於是塞南越,禱祠太一,後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唐代杜佑《通典》:“漢武帝使樂人侯調所作……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撥彈之如琵琶也。”此屬琴瑟類的臥箜篌。從甘肅省嘉峪關魏晉墓磚書看,其麵板上沒有品柱。豎箜篌,漢代自西域傳入,後被稱為“胡箜篌”。《隋書音樂誌》記載:“今曲項琵琶、豎頭箜篌之徒,並出自西域,非華夏之樂器。”
箜篌的音質清脆動聽,很容易引起人在情感上的共鳴,我之所以會選擇好它完全是因為它完美的聲音。既然想要留個美好的記憶,那就讓一切以‘完美’這個詞來結束一切吧!
箜篌聲起,我一個跳躍進入大廳,眼波婉轉間,我手上的綢緞揮散自如,在空中繞出一個花,旋轉間,翩若驚鴻,宛如遊龍。紅唇輕啟,歌聲如夜鶯一般同箜篌聲溶為一體。“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我看到曹操眼裏的驚豔,感覺他的視線緊緊地放在我的身上,我知道此刻,他的眼裏除了我再無其他,而我的眼裏心裏此刻除了他,別無其他。
紅裝玉琢,紅飛翠舞,宛如西子捧心,美如冠玉。讓人不禁看得癡了,誰能想到這舞裏包含了我對曹操所有的感覺。都說窈窕淑女,麵如傅粉,唇若塗朱眉似春山,眼如秋水,齒如編貝,楊柳細腰,回眸一笑百媚生,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拂風。小時候憐惜黛玉為情所傷,現在我在可憐自己的愛情,來去匆匆,沒有一絲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