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授人以漁(1 / 1)

其實屠夫早已在私下裏找好了,這番舉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和黑土是一樣的套路。

他們已經在小山頭上放了一些空間出品的可食用獸類,這樣能吃到肉的不止他們一家,找屠夫宰殺的行為,也就不再顯眼。

這是其一。

人類可食用的肉類對異獸而言毫無吸引力,這一頭豬兩人也吃不完,便當場宰殺當場賣,申綺隻留下夠吃三頓的,和要送人的。

官方行動力一流,申綺當天把肉送到宮老那裏,不過七天,便有精於此道的科研大佬研製出了克隆肉。

這就是其二。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申綺的本意是,放在山頭上的可食用活畜雖然不多,但也夠官方養殖了。

但沒想到根本養不活,所有獸類無一例外,不出三天就死幹淨了。

官方隻好緊急宰割,保存肉樣用於提取細胞、組織等,進行克隆。

克隆肉技術早在末世前就有成功案例,不過技術成本比養殖更高,並不劃算,所以市麵上少見。

誰能想到末世後,這技術竟然成了重新把肉類搬上餐桌、提高人們生活水準的關鍵呢?

黑土奧秘繁複,無法複製,可食用肉類卻不是。

這一波行動效果之好,出乎申綺的意料。

她還吐槽過,知道這些獸類不能養殖時,她很是擔心了一陣子。一方麵怕自家人努力白費,另一方麵也怕官方追根究底。

既然沒法長期存活,申綺一家又是怎麼在外麵找到的呢?源頭是什麼?為什麼會出現在山頭上?

所幸,官方一心為民,一看情況不對立即啟用第二計劃,宰都宰完了,樣本也留好了,沒人追究來源。

其實事情遠比申綺想象的更透明。

擅長此道的老教授一分析,便發現這些可食用肉類的細胞與組織,和原本的家畜完全不同,反而更接近異獸和墮獸。

他們研究異變這麼久,也有一些成果,比如他們已經知道,人類不能吃異獸和墮獸,是因為能量不兼容。

申綺此次帶來的獸肉,基本可以看作是剔除了不兼容能量後的墮獸。

所以那豬長得醜而奇特,乍一看和墮獸很像,但眼睛又是黑亮的,就像普通家畜一樣。

這樣的結論一出,官方就知道,肯定不像申綺說的“偶然所得”那麼簡單。

這些申綺不知道,沈鶴修倒是有所猜測。不過官方明顯是在裝聾作啞,隻要對小刺蝟無害,他也可以不聽、不問、不說。

肉類大豐收,三年多沒見肉味的民眾們陷入狂歡,整個基地都喜氣洋洋的,一連數日肉香彌漫。

新的肉類和末世前的不同,因為經曆過異變,所以味道更加鮮美。

申綺沉迷吃肉無法自拔,也放任自己跟隨基地潮流,頓頓有肉,過足了肉癮。

但,有肉吃的快樂很快就消散了。

天災之下,所有人類都顯得無比渺小。

不過半月,氣溫便從三十度的恒溫漲到四十五度左右,似乎還有持續上漲的趨勢。

官方消息,兩極冰川飛速融化,海平麵持續上漲,沿海一帶的部分地區,已經發生了海水倒灌。

全球海洋化,正式拉開了帷幕。

(卷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