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一番,一群半大孩子陸陸續續的都回了家,農婦趕緊關上門,回頭看向床榻上的吳維。快步走了過來。
這時,吳維回想起剛剛雨點般的笤掃疙瘩,農婦那熟練的猶如升華在生命裏、融化在血液中的打人技法,那當頭棒喝、橫掃千軍、猛虎桃心、蛟龍出海、猴子偷桃等招數招招狠毒。他汗毛倒豎,捂著自己的臉雙眼一閉,也不知道自己是恐懼、認命還是絕望。
就在他放棄抵抗,護住要害想挨頓打結束了這樁孽緣;計劃著晚上星夜逃跑離開這鬼地方再做打算之時,一雙有點粗糙但很溫暖的手撫摸著剛剛被打裸露在外的傷痕,農婦帶著哭腔說:“我的兒,剛剛為娘打疼了你沒有?”
吳維還是不敢露頭,怕是這娘們兒使的計策,等他放開防備,再往死裏打。但聽著對方似乎哭的越來越傷心起來:“少東家人性不錯,但管家兒子丁淦卻不是個東西,娘不打你,回去他若亂嚼舌根,咱家在胡府上就待不下去了。為娘知道你受了委屈,隻恨你這輩子投錯了胎,下輩子投生個富貴人家,也免了遭這樣的罪。”她便失聲痛哭起來。
吳維慢慢的放開了防備,也抱住她安慰道:“別哭了娘,我身體壯碩著呢!打兩下不妨事。”慢慢的,他娘擦了擦眼淚也打開了話匣子。
原來,這個時代是同治五年,按說以吳維的曆史水平是對不上號的,直到說是兩年前才剿滅了長毛(太平天國),他才基本上確定了應該是1866年。
他父親叫吳勇,他爺爺叫吳智,他太爺爺叫吳能,按說也都是好字眼,但配上這個姓就怎麼聽都不是好名字。
本來吳維剛出生的時候他爺爺給起名叫吳財的,他爹覺得吳家窮了三輩子了,一直都是家奴,這一輩兒咋也得改改命,就跪求東家太老爺給賜個名字,太老爺是當代大儒,那天多喝了兩杯,高興了,恰巧晨讀看的是《道德經》,也沒多想,就賜名吳維了。
吳維心裏一顫,前世的自己也叫吳維,起名字的時候也是自己的太爺爺因為添丁進口高興多喝了兩杯,翻出書架裏那本晚清線裝《道德經》,哈哈大笑然後脫口而出的。
吳維前世活了三十五年。本命年生日那晚家中失火,火勢很猛,他眼看著那本《道德經》被燃盡而無能為力的時候,眼前一黑,再一睜眼就穿越到了這裏,也許這番因緣就與那本《道德經》有關吧。
這是一個七進的院落,吳家住的是門房,院子裏與吳維年紀相仿的孩子有五個。長衫粗辮子的是少爺胡祖蔭,放屁潑水的是管家兒子丁淦,還有賬房兒子孫林、教書先生兒子周羽、護院鏢頭女兒沈韻。
因為吳家身份最是低微,所以在院子裏也最受欺負。尤其是丁淦,甚是頑劣,在院子裏除了少爺,簡直就是小霸王一般的存在。其實也難怪,在一個小圈子裏長大,缺少自家大人嚴加管束,外人又敢怒不敢言,又沒有家學的熏陶,頑劣之氣一定會滋生出來。
吳維閉著眼睛,漸漸委屈的眼含熱淚“老天爺呀!是不是耍我呀!電視劇裏穿越的劇本不是這樣的呀!不都是秦皇漢武之類的盛世時代+帝王人家的奪嫡之爭,最慘也是個官宦世家。
我這算什麼?門房?奴才?還是最挨欺負的那個,好像就長了個欠揍的頭型,開局沒睜眼就讓人對著自己臉上放屁!這還不算,晚清呀!亂世呀!喪權辱國百年國恥呀!弄不好晚年就得國破家亡呀!這個劇本我不想要!拜托!我可不可以穿回去呀?”
唉!先解決眼前問題吧!其他的走一步看一步。
其實吳維也不會啥,他就會當幹部,對了,幹部基本功是啥?這個可不能忘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