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的這番安排,大家都沒意見,除了武安國和許褚。
“主公,我呢?我沒有兵了嗎?”武安國叫道。
“是啊,主公,我們兩個怎麼辦啊?”許褚也叫道。
“你們兩個啊,給你們補足三百兵馬,就充當我的親衛團吧。”呂布說道。
“也行,有三百兵馬,也差不多了。”武安國滿意地說道。
“主公,那能給我的三百兵馬配置成重騎兵嗎?”許褚問道。
“你想帶重騎兵啊,沒問題,明天我就去找曹孟德要裝備。”呂布爽快地答應道。
“主公,那我也要帶重騎兵。”武安國連忙跟著說道。
“行,咱們遠征軍,養個六百人的重騎兵,還是沒問題的。”呂布都答應了。
安排妥當之後,各個將領都去領取自己的兵馬,把自己的隊伍拉起來了。
接下來的日子,將領們都在操練自己的隊伍,等著出發的那一天。
關羽很快帶來了消息,出征大典定在了六月十五。
六月十五,宜祭祀、祈福、出行,是個好日子。
大典就在洛陽北麵城門的門樓上舉行,劉備帶著劉泰,參加了這場大典,遠征軍的幾位高層,也都在門樓上,參加大典。
大典上,劉備帶著眾人先是祭拜天地和先祖,然後宣讀了對遠征軍幾位高層的任命,最後宣布,遠征軍正式出發。
劉備對遠征軍高層的任命,呂布是遠征大將軍,關羽是遠征前將軍,張任是遠征後將軍,曹操是遠征軍軍師祭酒。
對於這個任命,呂布是無所謂的,不管是稱作統帥,還是稱作遠征大將軍,都隻是稱呼的問題,實際上就是遠征軍的一把手,這一點是不會變的。
因為曹操說,要讓遠征軍的影響力增加到最大,要讓全大漢的子民都知道,今天是遠征軍出征的日子,呂布幹脆就讓遠征軍穿過洛陽城,來一場穿城巡遊,讓洛陽老百姓看看遠征軍的軍威,當著洛陽全城百姓的麵,踏上遠征的征程。
遠征軍的軍營,在洛陽城的北麵,所以,遠征軍就從洛陽北麵入城,從南麵出城,出城之後,又轉向西麵,往西邊前進。
當初,呂布提出讓遠征軍穿城巡遊的時候,劉備是不同意的,隻同意遠征軍繞著洛陽城巡遊一番。
不過,遠征軍上下都希望能穿城巡遊,這意義,可比繞城巡遊要大得多,於是,呂布還特地去找劉備,講了許多道理,才讓劉備同意了這個方案。
劉備之所以會同意,是因為呂布說了,在出征大典上,所有軍團從城門樓下經過的時候,都會齊聲高喊“天佑大漢、武運昌隆”的口號。
劉備終究還是沒抵擋住這個誘惑,同意了這個方案。
最希望能天佑大漢的,最希望大漢武運昌隆的,自然就是大漢的皇帝劉備了。
最先出發的,自然是關羽帶領的前軍。
關羽一身綠袍黑甲,手持青龍偃月刀,騎著一匹雄壯的黑馬,高大的身軀,散發著強大的威勢,走在隊伍的最前方。
跟在關羽身後的,是一支三千人的黑甲騎兵軍團,是關羽的直屬軍團,和關羽一樣,也在散發著強大的威勢。
這陣容,把前來看熱鬧的洛陽百姓,給激動得不行,歡呼聲此起彼伏,就沒停歇過。
到了城門樓下的時候,關羽把青龍偃月刀往上一舉,身後的軍團士兵就齊聲高喊道“天佑大漢、武運昌隆。”
這口號,將士們連喊了三遍,輕易的就把百姓們的歡呼聲給壓了下來,把百姓們都鎮住了,然後,百姓們爆發出了更熱烈的歡呼聲。
百姓們的反應,也讓城門樓上的劉備,滿意得很。
其實,當初,劉備希望把這口號改成“大漢永昌,陛下萬歲” 的,隻是呂布死活都不同意,劉備沒辦法,隻好按照呂布的想法來。
不過,看到現場百姓們的反應,劉備也是很滿意了,不管怎麼樣,百姓們都會把遠征軍的功績,都記在劉備的身上的,誰讓劉備是大漢的皇帝呢,這些功績,自然是大漢皇帝的功績。
巡遊的隊伍進了城,順著主街往前走,此時,這條主街早就清理過了了,好讓巡遊的隊伍順暢的通過,而許多百姓,就擠在街道兩邊,為將士們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