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我的學院我的學員(1)(1 / 2)

張華威就這麼就任了大唐軍事學院的院正,而且是李靖都輸給了他,所以沒有人敢和他搶奪了。可是,就在大家定這個學院的院正是幾品官職的時候起了紛爭。大家都是第一次弄,不知道什麼情況,所以一時也不好定是幾品官。關鍵時刻,還是張華威這個一錘定音。

張華威:“陛下,既然這個軍事學院一時也無法定級,幹脆就沒有品級好了,就當是個臨時的差遣。而且常規來說院正是祭酒的副手,那祭酒難道不應該是有品級的嗎?既然現在是陛下親自擔任祭酒,那祭酒的副手憑什麼要品級?所以幹脆不予以定級,這樣就能襯托出陛下的高貴。”大家聽了也是,所以就同意了。

李世民集團也很滿意,因為不定下品級就等於不是朝廷的官職,隻是個臨時差遣。臨時差遣這玩意隨時可以取消掉,到時候一有點風吹草動也就可以抨擊這個學院,可以順利取消,到時候張華威的政治前途就麻煩了。

可是,李世民集團補充了一句,那就是學院的教師博士要張華威自己去招收。唯一給出的優惠條件就是,可以由張華威決定全部的人事權。張華威隻要決定好之後,就要上報給政事堂審議,通過才算正式教職人員。不過李世民已經表態,就是一般不會進行反對。李世民的意思是要張華威為自己闖出一條路,證明他的管委會思想。一旦張華威證實了,李世民在替兒子奪回皇位之後就可以效仿張華威的管委會製度進行改革。至於會不會擔心張華威在軍校大權獨攬,那就是李世民不關心的事情了。李世民現在對管委會製度的更為關心,甚至超過對這個軍校的關心。他看得出來,軍校雖然可以快速的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基層軍官,而開始要想覆蓋到全國,那就不是短時間能做到的。李世民不擔心短時間內自己會失去兵權,所以能放心的讓張華威在軍校大權獨攬。

李明達見大家決定了軍校的事情,那就大聲說:“朕以為,張華威主事既然要管理軍事,那就應該由一個軍官身份,如何?朕決定,那就升張華威為軍校院正的的職務,授予張華威從六品振威校尉散銜,如何。”各位大臣感覺無所謂,反正就當是這個軍校沒有品級的補償了。因為軍校沒有品級,也就不是個官職,所以把散官方麵給提高一下也無所謂了。

張華威謝恩完了之後就退下了,沒有絲毫拖累。出了皇宮,就來到禮部的報紙衙門。報紙衙門前段時間張柬之被調走擔任國子監主簿,然後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官來接任了。這個小官原來是李明達的人,張華威根本不入張華威的法眼。張華威這次直接到了報紙衙門,說:“掌故大人,我想你在幾天後的報紙寫上……。”張華威讓報紙掌故寫上關於號召大家進入軍校學習的文章,希望天下有誌青年能參軍入伍,報效國家。並且同時招收一些有能力的教師,不需要有多高的帶兵技術,有基本的軍事技能就行。特別是退伍兵,可以借此機會能進入軍校,授予散官。

果不其然,報紙一發出去,就引來議論紛紛。

首先是茶館戲院裏紛紛議論開了,包括張華威的兩位便宜兄長。張華強首先開口:“二弟,三弟這是又升官了,好像是六品官了。”張華盛哼道:“別提那個混帳,他已經和我們分家了,不是我們張家的人了。當年我們多麼照顧他,現在居然連家也都不會來看一下。”張華盛那裏知道,張華威已經不是原先的那個張華威了,是另一個人,而且沒有保留下原先他們照顧前任的記憶。雖然聽過青衣說過,可是沒有親身體會是無法獲得真正感恩的。

眾位學子也都議論起來了。學子甲認真看了一下報紙,說:“現在大唐要開辦皇家軍事學院,號召大家進入軍校進修讀書,然後出來就是基層軍官。”學子乙無語的說:“什麼時候那些丘八也都讀書了?讀書不是我們孔孟門人的事情嗎?”學子甲也反駁:“那些高級將領有多少是不識字的,不識字是不能勝任高級軍官的。”學子乙不說話了。

大家紛紛看著文章,這篇文章是張華威學的白話文。學子乙哼道:“張華威主事這個狀元是怎麼考的,竟然寫文章都是如此粗鄙,用大白話來寫。”張華威其實根本不會寫古文,所以隻能用白話文來寫。其實古代大多數公文也都是用白話文寫得,並不是向很多人想的一樣,都是之乎者也。隻有那些十分莊重的文書才會用白話文,官員的文書都是用白話文寫好,然後有類似現代秘書方麵的人物來轉化成古文的,甚至大多數人都不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