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5章 勾結匈奴(1 / 2)

這次出征前的準備,比之前繁瑣了許多。畢竟是要攻打李儒的根據,這一役成功,就可以廢掉了劉協這個名不副實的皇帝了。

安定城的士兵,剛剛取得了一場大勝,人人都是鬥誌昂然,摩拳擦掌的。

兩隻隊伍在去到山路分岔的時候才分開,所以劉辯就送行至西門。

送走了大軍之後,劉辯還站在原地,久久地觀望,直到他們消失在地平線上。他才依依不舍地折回。

劉辯今日沒有騎馬出門,所以在街上,邊走邊沉思。

他想起了昨夜和荀彧的一席話。

荀彧焦急地跑來後園找劉辯,道:“皇上,不好了。有探報回來,說李儒好像和匈奴人聯合起來了。”

匈奴人?劉辯眉頭一皺,趕緊問道:“這個消息,可屬實嗎?”

荀彧點點頭,道:“探報還打聽到坊間的消息,李儒大肆收購鹽和鐵,就是為了和匈奴人苟合。”

匈奴長期定居在塞外,確實是非常缺這兩樣東西,鹽的話,還好一些,食物中多少也含有一些。但是鐵的話,匈奴確實缺的不行,很多戶人家連一口完整的鍋都沒有。

所以拿出鹽和鐵做交易的話,確實能讓匈奴人眼紅。

劉辯微微點頭,問道:“聽說匈奴也有很多部,不知李儒聯合的是哪一部。還有會不會在我們攻打李儒的時候出兵?”

荀彧搖搖頭,道:“這些具體的事情,還不太清楚,微臣已經加派了哨騎,讓他們探查進一步的消息。一旦發現什麼,就馬上來想皇上稟告。”、

李儒這段時間都沒有動作,劉辯還以為他是怕得要投降了呢,卻沒想到他居然演出這一茬。

劉辯已經對照過很多次地圖了,安定的位置,大概是位於陝中。而陝北一帶,就是匈奴人的地盤。

漢武帝曾經把他們趕跑過,不過後來的帝王守土不力,沒過幾代匈奴人又跑回來了。

那一邊是黃河的河岸,水草豐美,對於遊牧民族來說,有莫大的吸引力。

劉辯幽幽一歎,無奈道:“罷了,害怕也沒用,仗還是要打的。荀彧你多加小心就好,而且多和孟起商議這件事情。畢竟涼州這一帶,沒人比他更熟悉了。至於匈奴人,現在朕還沒有餘力對付他們,就多加提防吧。朕看他們未必回出兵,最多也隻是從旁牽製而已。”

荀彧滿意地一笑,頷首道:“微臣正是此意。匈奴之間也是內戰連綿,未必能直接出兵相助。不過不管這是李儒使得疑兵之計,還是他確實於匈奴勾結在一起,我們都不得不防。所謂有備無患,所以微臣懇請皇上做好準備,做好安定城的守衛。”

劉辯一怔,荀彧終於從側麵說出了想說的話。現在的荀彧不再無視綱常,他很在意劉辯的麵子。

現在他這麼說,意思就是他並不擔心匈奴人去援助李儒,反而是擔心匈奴人繞過了安定北邊的山脈,直接奔襲安定城。

雖然匈奴人經常都來掠奪邊關之地的百姓,宋代的別稱是打草穀。但那是因為攻城傷亡太大,一來他們沒有器械,二來城池中的東西就未必有小村落好。

但是現在不同,劉辯就在安定城裏,匈奴雖然是遊牧民族,但不表達他們不知道一個皇帝的意義。

所以劉辯很可能會成為他們鋌而走險的原因。於是才有荀彧的放心不下。

不過安定城高牆厚,城內還有駐軍一萬多,而且還有關羽龐德隊伍的策應。也不是匈奴人想攻打就攻打的。

荀彧隻是提醒一下劉辯,讓他有所準備而已。

劉辯微微一笑,點頭道:“文若,你放心吧。朕有城池可依,就算匈奴人來了,看見如此的高俊的城牆,也會望而生畏,因之遁去。”

荀彧知道劉辯明白了他的意思,提醒的話已經說完了,也笑了笑,拱手道:“既然如此,微臣就出發了。待成功奪取武威城之後,再來向皇上討一杯水酒。”

“哈哈”劉辯爽朗大笑,連連稱好。

劉辯的思緒扯了回來,沒有騎馬的他,隻好步行回到府衙,於是他加快了速度,兩條腿交錯奔走。

侍衛們或明或暗,如眾星拱月般,守衛在劉辯的四周。在明處守衛劉辯的,也隻有貼身的四人而已。

劉辯直直地走著,忽然察覺到暗中有一雙眼睛在盯著自己。

他心中一懍然,停下腳步,凝神細看四周,缺隻見平常的百姓熙熙攘攘,並沒有可疑的地方。

劉辯微微一怔,難道是自己聽了匈奴人的消息,不夠淡定了,走在路上居然也疑神疑鬼。

他自嘲地搖搖頭,繼續地走著。

這一段的路,雖然百姓不少,但是不算繁華,城中最繁華的地方是城南的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