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7章 安定知府(1 / 2)

劉辯讓侍衛們打掃一下這裏,就準備離開了。

唔?!劉辯忽然覺得有人在暗中,似乎有一雙眼睛懸在背後。

不過想了想,這條巷子雖然是一些屋宅的背麵,但可能也有不少的居民。知道就知道了吧。

讓他們害怕一下也好,省得這些流氓宵小不安分。

劉辯沒再去在意,轉身就先離開了。四個侍衛緊緊跟上。

其他侍衛,帶著那些流氓,也分散地走了出去。

他沒有感覺錯,小巷的一條小路盡頭,一扇門,開著小半條縫隙。

裏邊的一個女子,渾身哆哆嗦嗦地。

她正是剛才配合那些流氓演戲,騙劉辯進來的那個女子。她本來就是做些半掩門的窯子生意,所以經常接待些流氓,和他們熟絡也很正常。

這次這些流氓讓她演這場戲,給的工錢多,抵得上她半個月工錢。她自然沒有不允的地方。

當時沒想到,在安定城稱王稱霸,欺行霸道,無比驕橫的流氓居然碰上了大釘子。

特別是為首那個公子,持劍殺人的動作,流暢萬分,根本不想個有錢公子那般紈絝卻無能。

當時這女人也被那氣勢嚇得半死,不過當她看見劉辯殺人之後呆住了,就猜出他可能是第一次殺人了。

女人沒有聽到侍衛的那聲“皇上”的叫喊,所以女人不知道劉辯的身份。還以為是某家將軍諸侯的公子,才如此淩厲。

她看見劉辯走後,才回過神來,趕緊把門關上,暫停幾天不接生意。

雖然損失不少,但卻安全些。

這些流氓,可不止眼前這些實力,他們在安定的潛勢力可是大得驚人,而且那個鄧林也隻是個頭目,是出來拋頭露麵的,不是真正的老大。

……

劉辯在安定府衙中閑來無事。那些流氓被他悉數關押起來。

還派了些侍衛去看管,畢竟這些牢卒是安定城的人,未免不沾親帶故的。所以劉辯不太放心。

總共關了六十二人,殺了他們,也不行。畢竟這並不是什麼大罪,要殺也隻能殺幾個頭目。

他打算關這些流氓一段時間,然後或放,或殺,或繼續關押,或分配充軍。

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充軍各處,把他們分開,時間長了,他們也就慢慢地融入軍隊。反正隻要分流處理,不讓這群人聚在一起,就能讓安定城真正的安定不少了。

劉辯大致處理好了這些事情,就讓侍衛和府衙的差役把安定城的公文拿了上來,還有府衙中的小官吏也陪同而來。

荀彧不在了,他也要做點事情的。

不過這些事情主要還是由那些小官來做,畢竟之後劉辯要提拔起他們,地方上是不會再存在州牧了。

甚至劉辯還要學宋朝那樣,置一名通判掌司法,置一名財運使掌稅賦。

通判,知府和財運使三者互相監督,互相牽製,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地方坐大,整個國家尾大不掉。

至於軍權,直接隸屬於中央政府,有知府暫代管理,派一名副將輔佐統率。副將兩年一輪換,這樣就避免知府和副將相處時間過長,出現沆瀣一氣的情況。

不把權力太集中,也不能太分散。太分散了雖然沒有謀反,但是處理事情的效率卻是大大的下降了。

宋朝是個很好的例子,不是死在內亂,而是太弱了。弱得遊牧民族一支騎兵就把它滅了。

不過改革官職的事情,劉辯也隻是大概地想了一下,還要等整個西北太平了,他再去和荀彧商量一下。

從西北開始改革官製,經濟等,作為一個試驗田。讓後再慢慢地擴展。

不得不說,劉辯的雄心壯誌已經越來越大了。

不久之前,他隻是不想成為董卓爭權的犧牲品。而之後,他又隻是僅僅希望能夠統一。但現在,他不止要統一,還要改革,讓中華無比強大。

讓中華文明在他超前的見識下,比其他文明早走一千多年!

劉辯在心中無盡地呐喊著:讓整個地球,在中華麵前顫抖吧!戰栗吧!

“皇上。陸通來了。”一旁的侍衛看見劉辯想事情想得出神,低聲地提醒了他一下。

陸通肥頭大耳,胖墩墩的身材,走路卻一點不遲緩。而且辦起事情來,很是精明幹練。

甚至連荀彧也曾在劉辯的麵前讚揚過,陸通辦事利索,果斷,有吏治之才。

而現在安定城的知府還沒定下來,劉辯也是有意地想從安定的小吏中提拔上來,所以陸通成了最好的人選。

但是劉辯瞪大著眼睛,看著眼前這個陸大胖子,別的不說,就這肚腩都不輸給董卓啊。

不過荀彧應該不會看錯人的吧。劉辯一頭黑線,心中狂流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