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3章 反擊匈奴(2 / 2)

這牢中可是看管的甚嚴,那些侍衛實力又高強,如果慢了半分,怕是要把自己搭上去了。

“小賊!”鄧林最後撕心裂肺地叫喊了一聲,全身力氣似乎被抽光了一般。

手指伸出如五抓,充滿恨意地捉向虛空,似乎不甘心成炎就此離去。

嗚!鄧林最終還是失去了意識,癱倒在地上。

……

安定府衙,雖然住宿的條件和環境都比較差,但是劉辯也不是挑剔之人。

西北的地方,本來就荒涼,出了野外有時連跟草都難看見。但府衙這裏,因為有劉辯住在這裏,陸通這個臨時知府還專門種植了不少的花草,讓府衙顯得不那麼破敗。

劉辯坐在庭院的石凳子上,前麵有一張石桌,上麵刻著簡陋的棋盤。

不過一張牛皮地圖把棋盤覆蓋住了。

荀攸在上麵牛皮地圖上指指點點,並且在哪裏詳細地解說,劉辯眯著眼睛,細細地聽著,一直未發一言。

未幾,荀攸終於把完整的計劃和兵力的部署都講完了。荀攸講的口幹舌燥,拿起了一杯茶也不拂開茶葉就喝下去。

劉辯盯著地圖,還在消化著剛才荀攸所說的話。看清楚有什麼錯漏的地方。

荀攸將移民的策略總結為,就近遷移,小歸入大。

而且在移民之後,還方便了劉辯集中去管理,發展這些西北的鄉村。畢竟這裏的土地貧瘠,百姓們發散開了,也隻是為了占那幾畝貧地,那還不如集中起來。

用劉辯從超前的見識,按照現代農業的改革方法,將他們的經濟結構好好地改造一番,讓這裏的百姓富裕起來。

而且集中起來,可以修建防禦設施,永久地抵禦匈奴人的掠奪。

所以,移民可以說是一勞永逸的好法子。

兵力的部署主要分為騎兵的機動部隊,還有喬裝百姓的侍衛和精銳步兵混編隊,然後是埋伏在主要路口,製造陷阱的主力步兵隊。

劉辯將荀攸的思路整理一番,覺得基本上沒問題了,他才點點頭,道:“公達,計劃周詳,所慮亦甚遠。朕就給你主掌全軍的大權,讓你便宜行事,你速速便去著手布置吧。”

荀攸眼光一亮,應了一聲,趕緊就下去忙活了。

或曰,皇帝劉辯乃昏庸之輩,隻知讓臣子全權做事,自己全然不顧;或曰,知人善任,能將大權下放,實乃當時之明君。

但是荀攸自己卻明白,這是劉辯信任自己。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資格,為劉辯忙活的。

所以這是他的大好機會,要趁著這次的時間,證明一下自己,提高自己在小皇帝心中的地位。

劉辯等荀攸走後,心中卻有自己的盤算。

這個計劃,會從侍衛隊中抽走一半的人。剩下的一百多人,當然責任更加重大,需要誓死守護劉辯。

不過劉辯卻不想浪費了這個力量。

劉辯並沒有告訴荀攸,自己打算成為一直後援的部位,帶著剩下的侍衛隊出發。

跟他說了,也隻會引來巨大的反對而已,還不如自己偷偷的準備,暗中行動。

況且還不一定用得上自己的這支後援隊呢。

劉辯也知道自己不能以身犯險。不過必要的時候,他總不能看著荀攸失敗,該出手的時候,他定然毫不猶豫,以迅雷之勢出擊!

因為事情非常緊急,所以荀攸隻準備了三個小時叫即刻出發了。

當然,走在他前麵的是通報各地鄉長裏正的信使。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信使們三人一隊,一隊的三人分開幾條路,去同一個村鎮。

所以荀攸出發的時候,估計離安定較近些的村莊已經得到了通知,開始動員村民遷移的。

雖然村民們重土難遷,但是荀攸也不怕。

劉辯雖然不能出麵,但荀攸好歹還是個三公,說起話來,還是非常有分類的。

荀攸雙管齊下,肯遷移的,給予良田和錢財,還向他們說明,能永久地解決被匈奴人掠奪的煩惱。

不肯遷移的,剝奪良田,任其自生自滅。不過即使是這樣,荀攸相信,還是有很多百姓是不肯遷移的,那時候就必須要強製動手。

總之就是軟硬見識,坑蒙拐騙,務必做到讓那些小村莊演上幾出空城計。

荀攸準備完畢之後,帶著大隊人馬出發了,至於小隊的人馬,就隻能看著些百夫長,都尉來帶領了。

荀攸雖是個謀臣,但也曾連過武,必要的時候,還是騎到馬上領一隊兵的。

現在劉辯的將領都分出去了,喚回來也來不及了,隻能是讓荀攸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