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提前養些雞鴨(1 / 2)

在村裏,大多家庭都會養幾隻雞、鴨。

母雞可以下蛋,還可以孵出小雞仔。

公雞可以晨鳴,還可以逢年過節殺了吃。

鴨子最好養,平時它們自己會出去吃草,到溪邊去吃小魚,到了時候還會成群結隊地跑回家。

而原主家嘛,因為家裏窮的都要三餐不繼了,自然就是沒有多餘的錢去買牲畜來養著了。

“老伯,你這雞、鴨怎麼賣?”

如今黃有金和宋巧兒在一個屋睡了,他們年輕,需求自然旺盛。

過不了三兩個月,宋巧兒很大概率就會懷孕的了。

所以李思華也要提前養些雞鴨。

懷孕期間,每天可以給宋巧兒喂兩個雞蛋,補充一下高蛋白。

生了之後,就把它們都給宰了,去補補生產後的虛弱身子。

老伯道:“這些出生了三天的小雞仔和小鴨仔都是五文錢一隻,而這些養到了一個月大的小雞和小鴨就是三十文錢一隻。”

小雞仔和小鴨仔雖然便宜,可是很難養,抵抗力差,一個伺候不好就容易生病,病死率也是奇高。

而一個月大的小雞和和小鴨則是很好養活,買回家裏後隻要三餐準時用米糠再少量拌些粟米稀飯,平時它們自己會出去覓食,主人基本不用額外再花心思去管。

就是三十文錢一隻實在有些小貴了!

“老妹啊,你要是真心想買,我可以便宜些嘛。”

現在午時已過,眼看街上的行人是越來越少了,要是再賣不出去,那就又要空手而回了。

老伯明顯開始著急了。

“二十五文錢一隻!”李思華指了指那些一個月大的小雞和小鴨,“我全要了!”

“老妹啊,這小雞裏可是有好幾隻母的呢,你這樣統統二十五文錢也不合適吧。”老伯靦腆著臉道。

“這樣吧,小雞二十八文錢,小鴨就二十五可好?”李思華道。

“行!”看來這個價錢老伯還是很滿意的。

他用自己那雙粗糙黝黑的手,從屁股下抽出了一小撮稻梗,把小雞和小鴨各自分開,用稻草給綁上雙腳,多出來的稻草梗就打了個空結,這樣提起來可以方便些。

“小雞八隻,小鴨十一隻……”老伯數著手指頭,嘴裏碎念著。

“四百九十九文錢!”李思華從衣襟裏掏出一兩銀子,“能找得開嗎?”

“能的!”老伯接過銀子,又是連忙從衣襟裏掏出一塊布打開。

從裏麵拿出了五吊銅錢,再另外摸出了一個銅板同時遞給李思華。

“有寶你來提著小雞和小鴨,咱們再去肉鋪買兩條五花肉就回家去了。”

老大和老二肩上正扛著粟米和蕎麥麵呢,這小雞和小鴨就隻能是由老三來提著了。

幾人迅速去到豬肉攤,不過好的肉比如五花肉早就被挑沒了,就隻剩次肉,不過都是早上殺的,當然還是很新鮮的。

在古代,因為大部分人都是從事體力勞作,他們急切需要補充動物脂肪才能有力氣幹活,所以賣的最好的就是五花肉,其次是豬板油、豬腳!

而像完全是瘦的肉,相對而言反而是要便宜些的。

再加上烹飪方式簡單,導致瘦肉吃起來是幹巴幹巴的,口感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