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二虎的話,李思華是聽見了。

就連圍在籬笆外村民們的討論聲,她也是聽得清清楚楚。

可是,李思華誰都沒有理會。

因為這一次,她不僅要替大兒子討回公道,更要推翻當年分家時獲得的不公平待遇!

張曼娘毫無還手之力,還在院子裏被拖出了一條長長的拖痕,泥塵揚起不少。

眼看著李思華就要踏出籬笆門了。

黃老太太一家人也是看的幹著急!

咱們黃家怎麼就會攤上李思華這個瘋婆子呢!

要是時光可以倒流的話,黃老太太絕對不會放任黃一牛去喜歡李思華。

婚姻大事還是要遵循老祖宗的規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盲婚啞嫁才省心!

“站住!一牛嬸,你這是在瞎胡鬧些什麼呢!”一道低沉渾厚卻又夾帶著些歲月滄桑感的聲音響起。

李思華一抬眸。

一位身子幹瘦,皮色黝黑,發須皆白,身穿藏青色長衫,雙目炯炯有神的老者,就站在了距離李思華一米多遠處。

這老者就是婁山村的裏正。

裏正曾經還是一位教書先生,隻是後來身子不好,這才沒當了教書先生。

這裏正不僅肚子有墨水,處事也公平公正,所以村裏的人很是尊敬他。

“裏正,這可是黃家的家事!”李思華腳步頓下。

她心想著,要是不用出村就能解決此事,那麼她倒是很樂意。

“你把一件小事鬧的這麼大,這怎麼還叫作是黃家的家事呢!”

要是鬧到了亭長那裏去,那婁山村可就要出名了。

裏正實在是不想婁山村成了別人口中的笑話。

“有話好好說,今天我裏正在此,就當著婁山村兩百多戶村民的麵前,把你們黃家的這麼點恩怨給摘清,可好?”

李思華思索小片刻後,就點了點頭。

轉身又把張曼娘拖回院子中央處。

現在裏正老人家都親臨黃家大院子了,所以婁山村的村民是大部分都出動了,小到還在繈褓中的嬰兒,大到癱瘓多年的風燭老人,都齊齊圍在了黃家籬笆外等著看好戲。

黃家人自然也不敢有所怠慢。

黃老太太吩咐黃二虎、黃三柱把堂屋裏的四方桌和長條凳給搬到院子裏來。

倒上一杯溫熱的茶水後,就正式開始了婁山村的‘對簿公堂’!

裏正都給了雙方一個解釋事情前因後果的機會。

等雙方都發言完,就過去了一炷香時間。

裏正敲了敲桌麵,道:“張曼娘扇了黃有金耳光,還用搗衣杵砸了他額頭。

而李思華則是扇了張曼娘數十道耳光,也算是一還一報了,不過畢竟有金是傷到了額頭,那裏連著腦子,明顯有金的傷勢更為嚴重些。

依我說,張曼娘你就且拿出一百文來,讓有金去瞧瞧隔壁村的赤腳大夫,這事就到此為止吧!

再鬧下去你們黃家還能有什麼臉麵?以後孩子一出門都會被人指指點點的!

而且黃家的這口井確實是一牛還在的時候,帶頭挖的井,老話說吃水不忘挖井人,所以你們雖然分了家,但也不能不讓一牛婆娘和孩子回來打井水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