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準備好的茱萸、茴香、桂皮、飴糖、鹽置於大碗中。
熱鍋,放入一碗的豬油。
等豬油到了一定的沸點之後,就把洗幹淨並瀝幹水分的大蔥、薑、蒜,放入豬油內,不停地攪拌,讓蔥薑蒜本身的味道被徹底熬出來。
接著,把蔥薑蒜的殘渣給撈出來。
再把那大碗裏的茱萸等倒入鍋裏,也是不停地攪拌,直到香氣給完全熬出來為止,就可以停火了。
最後一步就是把已經晾曬好了的麵筋倒入鍋裏,讓其和配料充分混合在一起。
李思華用筷子夾了一根,送入嘴裏,細細地嚼著。
“嗯……好吃!”
她做的辣條和現代的辣條盡管在口味上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距離。
可是如今是在古代,在條件實在是有限的情況下,還能還原辣條原本味道的八成左右,這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其實,這切好的麵筋理應放在鍋裏用油炸,這樣出來的麵筋在口感上才會更蓬鬆、更具嚼勁。
可為了控製成本和提高效率,李思華她還是選擇用蒸的方式。
“來,你們幾個,都快來試試娘做的辣條。”李思華把鍋裏的辣條都盛到了大木盆裏,放在了堂屋的四方桌上。
三個兒子和兒媳婦眼冒青光,一窩蜂上前,把四方桌給圈圈圍住。
這……
看樣子就是麵條吧。
不過,這叫辣條的跟麵條又很不一樣,誰家做麵條會這樣做啊。
黃有寶最是愛吃了,這回是急的連筷子都不用,直接就伸手入木盆裏,捏住了一根辣條,狂塞入嘴。
“哇……嗯……噢……”黃有寶不停地發出一些語氣詞,也不知道他想要表達些什麼。
黝黑的小臉蛋上不停地浮現著各種小表情,最後在把嘴裏的辣條吞下喉嚨後,他直接豎起了大拇指,大吼一聲:“太好吃了!”
“娘,你太厲害了,你又會做燒仙草又會做辣條,有你做我的娘,可真是太好了!”黃有寶把頭挨在李思華的手臂上,似乎在撒嬌。
引得眾人哄堂大笑。
黃有金用筷子夾起一根辣條,送入嘴裏。
“說不出來的香!鮮、香、麻、辣,口感很豐富;辣條表麵是有些軟,可咬到中間卻是很有嚼勁,越嚼是越想嚼,越嚼是越香啊!”
李思華覺得黃有金的這番評價非常到位、有水準。
“確實是很好吃……”
“不錯……”
黃有財和宋巧兒也是高度評價。
“太好了!明天我們全家就早點起床,把家裏剩下的蕎麥麵都全部做辣條,到烏龍鎮上賣!”
“是,娘。”
李思華簡單地算了下成本。
剛才用了一斤的蕎麥麵,是六文錢;茴香、桂皮都是五文錢一斤;飴糖是九文錢一斤;鹽暫時不算;蔥薑蒜是自家的,也要算上兩文錢一斤;豬油是二十文錢一斤;雞蛋一到兩文錢一個。
剛才一斤的蕎麥麵做出了隻有七兩的麵筋,而配料則除了鹽和飴糖少放些外,其它的都大約是用了三兩左右,雞蛋用了一個。
所以總成本粗略來算就是十五文錢左右。
就是相當於用十三文錢才做出七兩的麵筋。
換言之就是一斤辣條的成本就要二十文錢。
這可就是犯難了。
成本如此之高,窮人家那肯定是吃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