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真的是堿晶!”
成功了!
李思華高興的一蹦三丈。
可是那堿晶的顏色並沒有很雪白,而且晶體裏麵還明顯存在著少量的黑色點點,這就說明了這堿晶的純度並不是特別的高。
主要原因還是出現在了工具和原材料上,在這裏沒有化學式專用的器具,原材料草木灰本身就摻雜了不少雜質和泥灰。
不過就將就用吧。
李思華稱取了三份生石灰粉、堿晶、鹽的量,分別都是三十克、五十克、七十克;
把這三份的石灰粉、堿晶、鹽又分別放入鍋裏,用中小火輕炒,直到聽到了‘辟辟’的鹽炸聲就盛到標好1、2、3標記的大碗裏,暫時放置在一旁,讓其可以更好地產生化學反應。
李思華還順帶煮了紅茶水,也是放在大碗裏暫且放在一旁。
最後要準備的材料就是稻稈啦。
幾日前,家裏因為割稻就多出了很多曬幹的稻稈。
李思華拿了幾撮過來,放在木板上,用菜刀一刀刀地砍成碎片,再放入大筲箕裏。
家裏的各人都忙活了一個上午,簡直就是連喝水的空閑都沒有。
在吃完午飯後,各人又是睡了一個午覺,這才又繼續幹活。
“李嬸子。”
一道嬌嫩的男孩子聲音傳到了李思華的耳朵裏。
來人正是孫旺福。
“怎麼了,旺福。”在孫旺福走入堂屋後,李思華搬了一張竹凳子放在他旁邊,“快坐。”
“嬸子,我就不坐了,我還要趕著上山砍柴呢。”膚色黝黑的孫旺福把拿著手裏的一個瓷罐放在四方桌上,“我阿奶做了一些胡麻油,特意喊我給嬸子你送過來的。”
“那替我多謝你阿奶了。”李思華大方收下了。
等孫旺福離開後,李思華才掀開瓷罐的蓋子看了看。
在這個時代,胡麻油是拿來照明用的。
這孫奶奶為了答謝李思華把秦夫人收柴的活交給孫家,在這段時日裏,孫家是經常送過來一些吃的、用的小東西。
東西雖不貴重,可物輕情意重啊。
李思華把瓷罐放在角落裏,並且用大木頭壓在瓷罐蓋子上麵,這樣可以防止老鼠、蟑螂爬進去。
在上午的時候,李思華就已經把各種材料給準備好了,現在可以正式開始製作鬆花蛋了。
為了更好地製作出高品質的鬆花蛋,她這次分別記錄了石灰粉、堿晶、鹽的三種不同克重,等一個月後,看哪一種克重製作出來的鬆花蛋有著更好的視覺和美味,屆時她就會沿用哪種方法。
李思華用涼白開慢慢將1、2、3號大碗裏的石灰粉、堿晶、鹽連帶黃泥和紅茶水,化成稀糊槳狀,這濃稠度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幹,算是保持在中等值吧,能掛在蛋上不太流動就行。
下一步,就是把清洗幹淨並晾幹的十五個鴨蛋,分成了三份,放在稀糊槳裏充分裹住;而裹好稀糊槳的鴨蛋,就放在稻草碎裏輕輕的滾一下。
之所以要在鴨蛋上塗抹這麼多物質,那是為了封閉掉皮蛋表麵的氣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