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
李思華放出去了一個消息。
那就是她要在十天之內就要把北山上的所有樹木野草都給連根拔起。
眼看還有一個多月就要到秋收了。
到時候每家每戶地肯定忙的不可開交,哪怕李思華出的工錢再高,婁山村的村民們鐵定也是抽不出時間來的。
所以她要趕在十月底前,就要把北山改造成為山坡梯田,再然後把蘋果樹苗栽種下去。
這蘋果樹苗一般都要兩年到三年時間才會開花結果,過程較長。
不過李思華卻依然選擇了蘋果這一個品種。
因為蘋果從古至今都是主流水果,口感美味,營養豐富,它還有著產量高,種植要求低,耐儲存和運輸等其它水果難以比擬的優點。
“伐木的是五十文錢一天,其它工位都是三十文錢一天!
而且你們在山上發現了一些什麼好的東西,也是歸你們所有。
不過砍下來的樹木和鬆針這些就必須要拖到我爛草屋對麵的那塊空地上,歸我所有,我這個冬天取暖就靠這些樹木鬆針了。
我反正就是要在十天之內就要看到北山沒有任何樹木為止。
伐木工要求身壯力健的漢子,招一百名;至於其他的工位像扛樹,挑柴,搬運這些則是可以放低些要求,隻要吃苦耐勞,能搬能抗就行!男女不限,招兩百名。”
李思華此話一出。
現場有數百位村民,男女老少,不管符不符合條件的,都幾乎是在同一時間裏爭先恐後地響應起來。
“我……我要報名!”
具體的細節,李思華就交給黃有金去處理了。
而裏正亦是相當地高興。
他拿著紙筆,為每個符合條件的村民們登記起來,這樣就好方便監工以及到時候結算工錢。
不管身後熱熱鬧鬧的場景,李思華走入了工廠裏的一間空的院子裏。
她打算從今天就要開始研製出殺蟲農藥來。
要是在這十天八天之內就能把殺蟲農藥研製出來的話,那麼就能趕上稻穀的最後一波殺蟲。
雖然自己在各種原材料短缺的情況下而研製出的殺蟲農藥,在藥性上肯定會大打折扣,跟現代化工專業的農藥自然是沒有可比性的。
不過李思華還是相當地謹慎。
農藥的藥性可不是蓋的!
“大兒媳婦啊,你要的茶籽餅,我給你收了一擔過來了。”
人未到,聲音先至。
李思華一個回頭,就恰好看見了肩上挑著一擔沉甸甸灰烏烏的東西的黃老太,一隻腳踏入了門檻裏。
李思華正要上前去打算幫幫忙,不過黃老太還是快她一步,麻溜地走到院子中央來,卸下肩上的擔子。
“辛苦老婆婆了,這擔茶籽餅多少個銅板?”李思華臉上謙笑著。
“這茶籽餅也不是什麼稀罕東西,我跟他們談好了,一擔十三文錢呢!”黃老太臉上謙笑著,手上還豎起了兩根手指。
“那行啊!以後收茶籽餅的活我就交給你去辦了,你十三文錢一擔收回來,我再以二十文錢向你收,剩餘的七文錢就當是給老婆婆你的辛苦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