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兒,這是草棉,它跟鴨毛是一個樣的,無需水洗,直接曬幹,它保暖性很好的。”
李思華指了指這四個大麻袋。
宋巧兒解開麻繩,拿了些草棉,到手心裏細細看著。
“等這些草棉曬幹了之後,你就先給你肚子裏的小孩,做幾身小棉襖穿吧,記得還有小襪子呢!”
“謝謝娘。”宋巧兒笑成一朵大紅花。
她同時又在心裏暗暗祈求著上天,這一胎希望是個男孩。
如此才不會辜負了婆婆和有金哥。
-
這天的婁山村。
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呦,這不是桂花村的裏正嗎?”李思華一眼就認出對方來了。
在好幾個月前,就是這桂花村的裏正,帶著一幫人,佯裝到婁山村裏來,說要借用婁山村的碌碡來舂米。
誰料啊,他居然轉頭就安排劉家父子把碌碡的結構給偷了回去。
後來還發生了,劉家父子在鎮上吆喝販賣碌碡一事,最可惡的話,那兩父子還大言不慚地說碌碡就是桂花村劉家發明的,一度要把李思華的功勞給搶走。
不過風波都過去了。
那劉家父子這幾個月來,也是很準時在每月月初,就把販賣碌碡獲利的一成銀子,給送到婁山村小黃家來。
麵對李思華嘲諷式的問好,桂花村裏正又怎麼會聽不出來呢。
不過,他還真就裝糊塗了。
“李嬸子,我聽說你弄了一個叫什麼農藥的東西來,是專門殺死稻田裏的害蟲的?可是有這麼一回事?”
“是啊!殺蟲效果還挺不錯呢!”李思華大方搬了一個竹凳子,放在他腳下。
“謝了。”桂花村裏正笑眯眯地坐下,“我今日來,是想問問李嬸子不知能否把殺蟲農藥賣給桂花村一些呢。”
“當然可以了啦!十文錢一擔!”李思華一聽,樂了!
這可不就是送上門來的生意嘛。
正所謂有錢不賺王八蛋!
哪有拒絕的道理。
“什麼?十文錢一擔?可是我聽說婁山村的可隻要兩文錢一擔啊,這……”
十文錢,這可不是小數目啊。
都還沒有正式交易呢,這桂花村裏正就開始肉痛到臉上肌肉抽筋了。
“本村的那肯定有優惠了,外村的一律是十文錢一擔!
而且我這殺蟲農藥可是濃縮的,要用三十倍的清水去稀釋,一擔就夠一戶普通人家用的了。
你們一個季度,我隻建議你們撒兩次的農藥。
那麼就是說,你們每個季度就隻需兩擔農藥,也就是二十文錢罷了!
僅僅用二十文錢,等豐收之時,就可以多收至少十幾斤,甚至是幾十斤的穀子,這賬怎麼算都是劃算的吧。”
在古代,他們也有自己的一套殺死害蟲的方法。
那就是用食鹽、硫磺、石灰甚至是砒霜等,來用作殺蟲劑。
隻是毒性強的,他們也不敢多用。
毒性低的,殺蟲效果是微乎其微。
李思華研製的濃縮農藥,算是在毒性和有效性之間作出了一個很好的平衡了,否則他們也不會聞著味就來了。
其實在好幾天前,桂花村裏正就已經‘微服私訪’到婁山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