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的停電給本來就難熬的人們帶來了更大的額挑戰,用屋漏偏逢連夜雨這句話來形容再合適不過,現在的小區裏每一家每一戶都大門緊閉,除了一些必要的通風口外,窗戶的每條縫隙都用衣物堵得死死的。
沒有空調暖氣,大家都隻能把能穿的都套在身上,但是在零下幾十度的溫度下顯然不頂用,隻能保證不被凍死。
薑林蜷縮在是保暖性極高的高級 睡袋裏,上麵還蓋著三床厚厚的棉被,這些都是昨晚搜刮的戰利品之一,他小心翼翼的摸了摸掛在脖子上的儲物戒項鏈,心裏覺得無比的安心踏實。
緊接著他照常打開手機,想要看看其他人的情況。
當他打開微信,群消息通知不停的震動,薑林點開小區群。
“泡麵,一包50元,先到先得”
“我媽生病了,誰家裏有藥?幫忙救個急,可以給錢”
“我爸昨晚走了,媽的救援到底什麼時候來?現在連屍體都沒辦法拉去殯儀館”
“家人們,我手機快沒電了,誰有充電寶,能不能借我充下,一個小時按照10塊錢算”
“拉倒吧,十塊錢?現在電是用一點沒一點,你給我萬塊我也不借”
“........\\\"
群裏消息五花八門,主要有幾個是大家討論的最熱烈的話題。
一個是小區群裏開始出現高價購買食物的情況,薑林看到一個麵包平日兩三元的,現在起步價30元,那些米麵這類的更是價格離譜,一袋10公斤大米售價1000大洋,開始的時候有人罵罵咧咧說這是有人發國難財,落井下石,後麵大米被漲到5000大洋5公斤,照樣有人買。
而且現在已經很少有人賣物資,估計是預感到食物越來越短缺,上麵的物資援助和救災工作遲遲不到,讓很多人越發恐慌。
第二個話題是這些天無數的電話向外麵求助,一遍又一遍的撥打社區和市熱線,得到的回應均是大暴雪,多地物資無法運輸,全國都有災情,根本沒辦法及時救災,請耐心等待通知。
第三,經過幾天的暴雪低溫,小區裏的很多老人小孩出現身體問題,聽說已經死了不少人,大部分都是年事已高的老年人,可悲的是撥打醫院電話,醫院表示沒辦法來,一個是全市停電,無法手術,還有就是極致的寒冷讓,醫院的大量醫護人員都已經回家各顧各的。
現在隻留存一些值班人員,而且過幾天醫院的發電機汽油用完後,估計居民電話也打不進去。
至於通知殯儀館來拉人更別提,殯儀館電話都已經顯示無法接通,顯然是連值班的都沒了。
老一輩人經常說,在三十年前,大概是在2020年左右,那時候全球也是出現了一種被稱之為”肝炎流感“的傳染病,老人說,當時死了很多人,國內停屍房停滿了屍體,火葬場的焚化爐連續三個月沒有息過火,外邦焚印國更是屍橫遍野,他們的神河飄滿浮屍。
而今曆史似乎重演,而且更加殘酷和無情。
小區群的對話內容越來越火爆,充滿了怨氣和不滿,人們都陷入了絕望和恐慌之中。
正當小區群裏的對話變得越來越激烈時,劉大媽再次發言了。
“各位業主,現在情況非常緊急,我建議所有業主將各自家中的儲備物資統一集中起來,我們就可以比較有效地分配物資。而且,我身為居委會的一員,我可以協調好救援隊伍,確保物資能夠公平分配到每個人手裏。”
聽到劉大媽的話,8棟業主群瞬間安靜一大半,有的人表示劉大媽的提議非常好,有的人則是嗤之以鼻,還有的人作為旁觀者沉默。
劉大媽的提議聽上去似乎合理,但是,現在特別時期,覺得劉大媽提議好的一定是家裏快斷糧的那部分人,而家裏還有物資的肯定反對,雪災救援遲遲不到,大雪不見停,誰知道需要多久?就是再多的物資也禁不起消耗,更別說分出去。
其中一位業主李先生在群裏發言: “劉大媽,你覺得你這個提議真的是為了我們大家嗎?還是因為你自己的食物已經吃完了,所以才會有這個想法?如果我們都把自己的儲備物資交給你,你會不會把它們全部自己獨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