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鎮不在這,影響真的很大,有人說,工地上幹活,有力氣,肯吃苦就能行唄,那隻是一個方麵,是隻對單個的人來說的,一個人,肯出力,能吃苦,聽話,在工地上肯定是會受老板歡迎的,越多這樣的人,工地越好管理。但是對於一個大型工地而言,就不隻需要幹活的人,還需要管理的人才。
一個項目從立項,招標,到施工收尾,看似挺簡單的過程,這中間太多的環節和事情要去處理。最底層來說,幹活的人,各個工種要有組長,當然這是指大型的工地,每一個工種都要很多人的時候,要有組長,每個班組上麵,是施工隊長,施工隊長是現場最主要的負責人,現場的一切都需要他來調度,項目部的指令他要來落實,但是他沒什麼決定權,最主要的就是協調工人完成工程進度,協調準備各種材料,工具,保證,有決定權的是他上邊的總監,但是總監就比他輕鬆多了,不需要管太瑣碎的事,下達指令就行,但是要和甲方的領導們深度溝通,掌握現場的質量和進度,再往上,項目經理!項目的總負責人,公司拿下項目後,施工現場的第一負責人,負責整個項目。他的團隊裏,要有會計,設計,出納,施工員,材料員,安全員,等等等等,等於就是公司在這裏了。相對於幹活的人呢,管理的人在少數,在職能上,他們是監督管理約束幹活的人的,但是在薪資上他們可少了很多了,一般來說普工的工資每天在二百左右,一個月有加班的話七千左右,焊工,瓦工這些技術工種,工種四百五百之間,馬龍他們搞工藝的,工資就高了,七八百左右,總監的工資更高,最高的就是經理,但是他的工資應該是年薪,不是日薪。坐辦公室那些人就是月薪了,他們的工資就低了,四五千塊,但是公司應該給交些保障。同樣,甲方的那些白帽子,滿工地轉悠的,工資都不如一個普工來的多。這就誕生了工地名場麵,工資五六千塊的白帽每天盯著工資過萬的人幹活,一整就把工人罵的狗血噴頭,再不就拍照,開罰單,總之各種治理!項目部呢,接到小的罰單,也就過去了,但有的罰單動輒就上萬!這可就得公關了,畢竟罰的款都是從工程款扣的,扣來扣去,利潤就扣沒有了。就拿打架這個事來說吧,不大也不小,正好一頓飯就可以解決,對於業主的小白帽們來說,這真是改善夥食的絕佳方式。反正有些事情,可以上報,也可以不上報,有些事情違規的很嚴重,不得不報,但是怎麼往上報,這就是一門藝術了。這就看各個施工單位怎麼公關了。如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劉鎮的事情,雖然他是被誤傷了,但是這個事情涉及到的是施工安全,小白帽們可不管誰被打,打成什麼樣,隻要有這事了,那麼涉事的公司就得拿出態度了!規章製度,嚴格監管都沒有錯,但是這一切,最大的漏洞就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