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被香荷知道了,添油加醋地告訴了與溫夫人向來不合的沈姨娘,沈姨娘認為蕊萍這是打自己的臉,還會影響自己在溫員外麵前的形象,派人將蕊萍打了幾十大板丟入了柴房,被香荷下毒害死。
對這個丫鬟,原主心裏是愧疚的,可是那時她自己困於後宅自顧不暇,竟是連替蕊萍收屍都沒辦法。
這樣能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大概率是不會背叛的,莫說原主覺得辜負,她也覺得可惜。
“況且我欠她一個人情。”
蕊萍替自己擋了沈姨娘扔來的茶杯,為她受了傷,是她欠的人情,日後她總會還回去的,欠著別人總讓她不舒服。
人生幾大美事,久旱逢甘露、 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前兩個她不知道怎麼做,但是後兩個的話也許可以考慮考慮,雖然不能全然實現,貌似可以替代?
比如說好姻緣,她可沒有亂點鴛鴦,話說溫知意那一世蕊萍死後,便是聽聞蕊萍死訊趕回去的長豐收殮了蕊萍的屍骨,以妻之名下葬,讓蕊萍得以安葬。
“那那個叫香荷的丫鬟呢?原主那般重視她,你方才叫她進來表現得可不像是重視她的樣子。”它看著咋那麼別扭呢,聽著暮雲說得感覺很有道理,但它咋就是感覺不對勁呢。
暮雲勾唇,“自然是借她之手,掩人耳目了。”
她把香荷叫進來,就是明裏暗裏告訴香荷自己會見謝鉞是為了給溫夫人許氏難堪,想想一個當家主母,親姐姐與外甥有困難就不施以援手,反而拒絕認親,旁人知道此事定然會指責溫夫人辦事不厚道,說不準還能牽連嫡姐名譽受損,一石二鳥之計。
至於旁人信不信無所謂,隻要香荷與沈姨娘信了就行,她們不在自己跟前作妖,接近謝鉞完成任務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這套說辭旁人不見得會信,溫夫人是打理產業的一把好手,溫家產業在溫夫人手裏從走下坡路到後來翻了一番不止。
哪怕溫夫人一直沒有誕下男嬰,膝下隻有溫如沁這麼一個女兒,近年來身體更是每況愈下,溫員外雖然對溫夫人百般不滿,但也不敢動溫夫人的位置,隻是常年冷落,鮮少踏足溫夫人的院子。
所以有這樣的流言流出,溫員外也絕對不會放任流言傳播出去,畢竟他溫家的產業還要靠溫夫人打理,也不想因為這個緣故讓溫家產業經營受損。
溫夫人女兒溫如沁更是爭氣,是山長夫人的關門弟子,經常代理母親打理家產,才學智慧一樣不輸,每逢困難年歲都會擺粥濟貧,捐獻財物,兩人在外名聲一直不錯。
唯一不足的是,溫家寵妾滅妻,人盡皆知,世風之下,世人自然更敬重嫡妻,說話的份量也更足些。
這樣的情況下,誰會相信這些流言呢?
至於重視香荷,那個丫鬟的確應該重視,但重視不等於重用。
“香荷此人,她的靈魂可與她的名字極度不符合,你以為溫知意與香荷更為親近而與蕊萍疏遠。
但是,你站在第三方的視角上,你怎麼保證耳目所聽所看,就一定是真相?一團火,在你身旁燃燒,怎麼會渾然不覺呢?”
司空獸來了興致,“暮雲你的意思是其中還有隱情?”
暮雲卻不打算給司空獸揭露謎底。
暮雲:“不過說真的,她的味道可真是吸引人啊。”
想到暮雲本體,司空獸不解到:“你本體噬魂花以怨氣為滋養,但是香荷有什麼大的怨氣這般吸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