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番外 萍水(2 / 3)

“姊姊,那是因為我在娘馬上,不然的話,你贏不了。”趙霧探頭說。

趙嫣對妹妹勾唇一笑,轉頭看著山下,山下田野連片,各個莊子散落其中。再往遠處,還能瞧見汴京城。

“這江山錦繡,姑姑,我一直都想,做一個好公主,方才我明白該怎麼做了!”趙嫣喃喃地道。

“所以,方才你說,要給那兩母女一段富貴,就是因為這個?”趙三娘子的話讓趙嫣又笑了。

“是啊,我現在覺得,前兩日我的煩惱,不過是庸人自擾!姑姑,我不會再像原先一樣了。”趙嫣的話讓趙三娘子又笑了,趙霧不明白她們為什麼這樣笑,但也露出笑容。

她們從山上回到莊子時候,那對母女已經等了很久,看見趙嫣她們進來,婦人忙拉了自己女兒過來。

趙嫣跳下馬,瞧著那小女孩,那小女孩有些害羞地躲在她娘裙子後麵。趙嫣已經對那小女孩道:“告訴我,你最想要什麼呢?”

“我想讓阿弟能讀書,還想讓家裏的田地多一點,還能讓娘不那麼操勞!”小女孩在路上已經想了很久,此刻毫不遲疑地說出。

“真是個乖孩子!”趙嫣笑著說了一句,對身邊的管家道:“給他們家一百畝地,三千貫錢。至於這小娘子,她若想讀書,想學點什麼東西,你們也幫忙就是!”

管家應是,婦人沒料到會是這樣一大筆錢財,拉了那小女孩就要給趙嫣跪下,趙嫣阻止了她:“不必了,我說過,這是你們應得的。對了,那個男子是什麼人?我瞧他像個讀書人?”

“那是柳秀才。他讀過書,讀過很多很多書,懂很多道理!”小女孩大聲地說。婦人也道:“平日我們要寫個信,做個什麼,就請柳秀才幫忙,他還有個小小塾堂,誰家有力量出得起束脩的,就送孩子到他那裏去。”

趙嫣哦了一聲,那婦人又道:“不過柳秀才到現在都沒成親呢,這村裏的小娘子,也沒有能配得上他的。”

不過一個讀書人,在這村裏,就成神人一樣的存在了,難怪會這樣大膽。趙嫣了然!那婦人又道:“這位小娘子,您別往心裏去,柳秀才真的是個好人。”

“我不會對他怎樣的!”趙嫣笑了,這婦人一臉如釋重負,趙嫣命管家把她們帶下去。這婦人臨走前,又帶著女兒給趙嫣磕頭。

“嫣娘,在想什麼呢?”趙三娘子換了衣衫,走進堂屋見趙嫣坐在那用手柱著下巴,似乎在想事,於是問道。

“我到今日,才真切明白娘當日的話!”趙嫣笑著對趙三娘子。

趙三娘子哦了一聲就道:“那是因為你長居宮中,不在民間,不然的話,就知道的更多了。”

“可惜,我在這裏也住不了幾日。隻是,”趙三娘子了然地拍拍趙嫣的手:“別想那麼多了,嫣娘,人這輩子,最要緊的是知道自己要什麼!”

趙嫣粲然一笑:“我不過偶爾說上那麼一句,姑姑您別擔心!”趙三娘子把趙嫣的手握住:“走吧,該用午飯了!今日的午飯,你千萬別說不好吃。”

趙嫣吐出舌頭笑了笑,跟趙三娘子前去吃飯。

在莊子上住了幾日,趙嫣也就離開莊子回到宮裏。

趙嫣居住的殿內和原先一模一樣,趙嫣剛剛換下衣衫還在梳妝,就聽到宮女們說皇後來了。趙嫣手挽住發,正要出去迎接,曹皇後已經走進來,笑吟吟地對趙嫣道:“我都聽姑姑說了,你的心情和原先一樣了。”

趙嫣請曹皇後坐下,讓宮女們繼續給自己梳妝,曹皇後已經命宮女們退下,上前拿著梳子給趙嫣梳妝:“你和原先一樣,你哥哥要我替你安排的宴會,也可以舉行了。”

宴會?趙嫣抬頭看向曹皇後,曹皇後笑了:“再過幾日,宮中的桂花就盛開了,請各家的公子小娘子進宮來賞桂!”

“到那日,也是要給我擇一個駙馬吧?”趙嫣笑著問曹皇後,曹皇後也笑了:“這是平常事,嫣娘,你是你哥哥唯一的妹妹,自然要選一個最好的駙馬給你!”

趙嫣哦了一聲,接著就趴在桌上,曹皇後扶著趙嫣的肩膀:“況且,小叔今年也不小了,都十四了,也該給他挑一位王妃!”

“嫂嫂這是兩樁事合在一起辦?”趙嫣想打起精神來,可還是覺得有些不大精神,曹皇後抿唇一笑:“這也很好。嫣娘,女兒家總是要出嫁的!”

趙嫣點頭,接著突然一笑:“其實呢,嫂嫂還是想別的事比較好,比如說,早日給哥哥生個小侄子!”

曹皇後的臉一下紅了,把趙嫣的發髻梳好:“這話,那是你們做小娘子的人說的。”趙嫣也笑了,不管怎麼說,哥哥嫂嫂的好心不能辜負。

隻是,那些勳貴家的公子們,並不是沒見過啊,隻是感覺,都缺了那麼一點點!

賞花宴是在花園裏的桂花林裏,因著有郎君們,因此趙迅也參加了這個宴會。趙迅和趙嫣姊弟坐在上麵,趙迅小聲地對趙嫣道:“姊姊,你笑的開心些!”

趙嫣看向弟弟:“難道我笑的不端莊嗎?”趙迅搖頭:“姊姊,你啊,是被爹娘寵壞了。”

趙嫣瞪弟弟一眼,趙迅坐的很板正,麵上笑容十分得體,如同生來就是如此。趙嫣的眼又轉了轉,明明比自己還小那麼幾歲,可是偏偏就總擺出一副大人樣來。

底下坐著的郎君小娘子們彼此微笑,努力擺出最合適的姿勢來。能被趙嫣青眼看中,成為駙馬,這對他們來說,並不算個很小的誘惑。況且趙嫣還有美貌。

不過趙嫣卻是興趣缺缺,和人微笑說了幾句,神思就飛到天外去了。趙迅看著姊姊,眉頭皺起,接著就笑著對參加宴會的人道:“酒已經差不多了,大家何不吟詩作對,以記今日?”

這是每次宴會上必須的,宮人送上筆墨紙硯,每位在座的都開始苦思冥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