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劉嫂喜歡穿旗袍,即使在這個時節裏麵,大多數女性喜歡仿著西式的女裝,用穿著的花樣修襯個性的張揚,可是,劉嫂是一個比較傳統的女人,不隨和著這股潮流,倒使她顯得雍容莊雅。
那年她剛讀大二,父母就已經在迫不及待地四下張羅著為她托人尋份婚事,那年頭,雖然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已經過去了很久,可是,處事的艱難使得人們很早就有意識,這年頭裏,尋個好丈夫比找份好工作要來得實在。所以,她的父母在送她上大學的時候同時也為她準備了樁婚事。
夫家本姓張,是個生意人,少年時候被父母送去參軍,退伍回來,憑著在部隊裏麵養成的韌性和一股拚勁,走南闖北,終於在三十有餘的時候有了自己的公司。
最初介紹的時候,劉嫂也同絕大多數女孩子一樣,渴望自由得來的戀愛,好比吃飯穿衣服一樣,總覺得對得住自己的口味才合乎邏輯,沒有生存帶來的壓力,衣食全由父母供著的時候,內心的豐富像海洋世界裏麵的動物一樣,包羅萬象。
經過幾個回合的較量,才漸漸明白,父母自有道理,自己畢竟年輕,而且,女人天生就是認命的種,起初頑固的執拗漸漸地變成溫順的乖巧。
跟張先生見了幾次麵,覺得這人對自己倒還殷勤,也漸漸接受了他的討好,開始同他正式交往了,因為生意的緣故,張先生騰不出空來與她進行馬拉鬆式的拍拖,而且在生意場上呆久了,也學會了商人的精打細算,怕自己出去做事,劉嫂一個人呆在大學裏麵,難保不會做出什麼花花綠綠的事情出來,畢竟閑散的學生生活總需要情感的編織才能多彩,於是,交往兩個多月後就正式向劉嫂提出結婚,劉嫂的父母自然樂意,隻是還沒有畢業,有點可惜,可是畢竟關係女兒一輩子幸福,所幸輟學,於是,二十三歲那年,劉嫂結婚了。
張先生喜歡帶著劉嫂出去應酬,劉嫂雖然中途輟學,畢竟是個上過大學的女人,這比同他其他幾個朋友的配偶,全是市井的商販,添了不少俗氣,穿著打扮,花樣層出不窮,昨兒複古,今天就趕著弄潮了。一壓子的沒有一點點個人品味。
不過,劉嫂並不喜歡同張先生出去應酬,她總嫌那邊太吵鬧,,而且那鬧聲多半是觥躊交觸的時候一些互相恭維的聲音,這又反襯這鬧聲顯得死氣沉沉,毫無生氣。
她喜歡有一份安靜的天地,張先生於是就在城郊買了這棟房子,因為劉嫂不樂意同她一起出去,張先生也就不再勉強,這樣子,劉嫂倒落了個清淨。隻是生活太清淨了,時間像一盤散沙,挨不到一處,好象一天的時間裏麵多出了好幾個二十四小時,這時候,她才意識到應該多交幾個知心的朋友,當作聊天用的陪客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