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轉戰香港大營救(1 / 1)

縣署的守衛火力很猛,其中還有宮羽帶來的一假扮晉綏軍的鬼子一個小隊。這時,附近的鬼子已經出動,兵工廠守衛部隊派出一個營正在阻擊日軍,二虎子和天佑隻好領人撤退,臨走前,二虎子在城裏留下幾名偵查員,然後領人悄悄撤回臥虎堡。孫六等人除個別外,絕大多數都加入了八路軍。

次日,王縣長準備正式投降日本,奉命監視的我軍偵察員及時向二虎子報告了這一信息,二虎子把情況及時上報。我晉西南軍分區總結各個渠道信息,及時向閻錫山政府提交了我方掌握的初步證據。當天深夜,晉西南軍分區派出兩個營擔任阻擊,兵工廠的兩個連和二虎子的兩個連則再次猛攻縣城。城裏麵潛伏的偵察員在地下黨的配合下偷襲打開城門,部隊順利殺入。縣署的火力依舊很猛,敵人用迫擊炮和機關槍遲滯了我軍的進攻,這時兵工廠部隊拉上來最新生產的一門重炮,幾炮就打亂了縣署的守衛,宮羽一看不好,由日軍騎兵保護倉皇出逃,那個王縣長被我軍抓了俘虜。

次日,我抗日政府開始公審偽王縣長,並邀請國民黨方麵的記者參加公審大會,孫六的堂弟也出庭作證,從偽王縣長家裏也搜出汪偽政府給他的委任狀。最後,他不得不承認勾結日本人陷害天佑的情況以及準備投降鬼子的事實,最後被我抗日政府就地正法。

偽王縣長被正法的時候,天佑和叢芝已騎馬離開延安,已踏上前往香港的征程。原來,香港麵臨被日軍占領,港內尚有數百名民主人士無法脫身。中央考慮事關重大,且有不少女性民主人士或女眷,因此派出天佑和叢芝去助一臂之力。天佑夫婦知道時間緊迫,因此馬不停蹄,日夜兼程,半個月後提前三天進入香港,向八路軍香港辦事處的廖偉首長報到。廖偉高興異常,緊緊拉著天佑的手,“你們夫婦是中央派來的大將,我可有主心骨了!”然後大家一起研究轉移和營救方案。經過研究,廖偉首長親自定調,天佑和叢芝隸屬營救總部,到最危險的東線(還有西線)指導工作,協助第一隊隊長蔡大梁同誌完成各項任務,天佑擔任一大隊政委,叢芝擔任副隊長。蔡大梁同誌請求自己擔任副隊長,協助中央的同誌。廖偉首長說:“你有這個態度很好,但畢竟你熟悉情況,凡事多征求政委和副隊長的意見。”天佑和叢芝也謙虛了幾句,開始一起認真研究路線和方案。

原來,整個營救人數達數百人之多,分為營救組和東西兩線護送隊。營救組主要由當地的地下黨完成,他們可以說流利的香港話,熟悉島內交通。西線由東江縱隊完成,主要是一些熟臉的民主人士,人數不多,走澳門到桂林的路線。東線人數最多,要分成十批左右,化妝成難民,繞開敵人檢查哨,穿密林乘小船秘密離開,天佑和叢芝主要負責應急情況的處置,如在危險情況下領人引開敵人或消滅敵人,叢芝側重負責收納和營救女性,蔡大梁負責整個流程正常運行和把控。他們進一步細化,叢芝和兩名女隊員一組,不離開女性人士,天佑和四名有些武術功底的戰士負責外圍和處理突發情況,蔡大梁帶領四名戰士和報務員指揮大隊行動。大家都化裝成老百姓或難民行動。叢芝也配上了護手雙刀,天佑也找了把短刀,找了些石頭子放在兜裏以備不時之需(天佑發現石頭子取材方便,而且經過長時間實踐,越打越順手),統一領取了手槍和子彈,幾天晚上就開始了第一批護送。日軍已於一周前占領了香港,但部分哨卡尚未完善,因此頭四批二百多人走得相對順利。但從第五批起,形勢嚴峻起來,鬼子的哨卡逐步完善,難度明顯增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