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天佑和米歇爾有多次切磋,由於兩人都打成平手。天佑周末、周日休班沒事,在叢芝的建議下,他開始係統地學習延安抗大的政治教材,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妻子求教。有些問題,叢芝也解答不了,他就求教於辦事處的同誌,進步很快。有時周末有各種宣傳抗日的講演,他也爭取去聽一下,開闊了眼界。同時,他總是認真參加辦事處的黨小組的學習會,有時董老親自授課,董老的講課深入淺出,能結合實際情況,給他很多啟發。
天佑的兒子快過百日了,天佑和叢芝商量,戰時的重慶,海鮮實在不多,無法做地道的家鄉菜招待親戚,幹脆找個魯菜館,嚐嚐地道的濟南菜。但叢芝特意交代,一定做個“糖醋鯉魚”,取個好彩頭,於是天佑開始忙活準備。 這天,孩子“百日宴”在重慶最大的魯菜館“老山東”舉行,沒有喊外人參加,都是自家人。一共十二道菜,卻是“鯉魚躍龍門”(糖醋鯉魚)、“蔥燒海參”“九轉大腸”“爆炒腰花”、“四喜丸子”、“清蒸加吉魚”、“一品豆腐”、“拔絲地瓜”、“溫拌海螺”、“老醋蜇頭”、“宮保雞丁”,“油燜大蝦”,這些菜中,“清蒸加吉魚”“溫拌海螺”、“老醋蜇頭”算是地道的魯菜膠東漁家菜係,其他均是魯菜裏的濟南菜係。這時重慶的物價較高,這一桌價格不菲,按天佑的本意適當節儉,可叢芝及其父母非要熱熱鬧鬧地辦,圖個好菜頭,天佑隻好隨著。主食是膠東麵食“蓮子餑餑”,寓意“兒孫滿堂”,是地地道道家鄉“蓮子”的味道,鬆散綿軟,透著小麥自然的香氣。“百日宴”氣氛祥和,柳傑的女兒和天佑的女兒坐在一起,笑語歡聲,兩個孩子很少吃到這麼考究的魯菜,吃得眉飛色舞。期間閑聊,天佑簡單地介紹下目前的工作,柳傑想了想,建議天佑借這個機會,向美國人學學汽車駕駛,天佑、叢芝都認可柳傑的說法。席間,說起未來的規劃,柳傑表示,目前好好協助父親打理好工廠,把父母和一家人照管好,天佑、叢芝深以為然。
宴會過後,天佑把向美國人學習駕駛的想法向董老做了彙報,獲得批準,這樣天佑的生活更加豐富了。由於美國兵想從他這學習些真功夫,因此搶著教授天佑駕駛技術。天佑下功夫認真苦練,因此一個多月後,天佑可以自己獨立駕駛了,隻是還需要不斷熟練。天佑把學車進展告訴了叢芝,叢芝聽了也很高興。她要天佑好好學,以後有機會也教教自己。天佑想到,剛學習駕駛還不夠,簡單的維修還得會一點,於是他開始學習簡單地維修和維護,他發現外國人發明的這玩意,越鼓搗越有趣,有時他也想,中國人何時能造出自己的汽車就好了。和叢芝一說,叢芝笑了“未來的新中國,中國人一定會造出自己的汽車,肯定會慢慢超過外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