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習文練武得進步(1 / 1)

經過這次劫難,陶敏感覺習武防身的必要性,想要和孩子一起跟叢芝和天佑學習武術,柳傑大力讚同。叢芝和天佑商量了一下,決定他們得大女兒也一塊學習,暫時由叢芝教授她們詠春一些基本功和簡單防身的功夫。於是第二天,叢芝開始利用哺育孩子的閑暇開始教他們習武。天佑則在閑暇時加強自己的政治理論學習,通過長時間的學習,他的政治覺悟和政治修養有了較大的提升。有時他把思考的問題向辦事處的工作人員請教,有幾個問題工作人員也說不明白,隻好看大才子宋平同誌閑暇時,向他討教。宋平同誌工作非常忙碌,天佑實在不好意思打擾他,總是集中幾個問題,並且把自己想提的問題也記在本子上,以節約宋平同誌寶貴的時間。經過幾次學習,天佑發現宋平同誌的解答深入淺出、舉事例恰如其分,寥寥數語就能切中要害,令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而叢芝總要他把向宋平同誌學習的情況告訴自己,自己也從中加強學習。

這天,從緬甸前線回來的米歇爾又要想和天佑切磋。在緬甸期間,米歇爾找到一名泰拳高手虛心學習了兩周,潛心鑽研泰拳的精華,自認為功夫大漲,因此一回來就急不可耐地找天佑比武。一開始米歇爾就肘法、膝法並用,天佑以防守為主。米歇爾本以為他的新招法很快會取勝,但很快他就發現,在天佑快速的身法麵前,這些招法根本發揮不出什麼威力。天佑本可以早一點結束這場比賽,但他發現米歇爾的新招法特色鮮明、風格硬朗,有很多值得自己借鑒的地方,因此見招拆招,穩紮穩打,細細揣摩他的新打法,從中汲取營養。相比之下,米歇爾顯得急躁,而天佑則氣定神閑,實際上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勝負。

天佑一邊打鬥一邊琢磨,看來世界各國的搏擊都有可以學習和借鑒之處。如西洋拳擊,步法靈活,經過長期的訓練,形成條件反射,且西洋人長期吃牛肉、打沙袋,出拳的力量很足。今天米歇爾的這套東西,近乎招招致命,其特色是膝法的運用,與眾不同,但起膝法如果不能一招製敵,在與高手的比拚中,步法轉換則耗費時間。而這些搏擊,絲毫沒有中國獨有的內功成分,他記得老子講過“柔勝剛,弱勝強。”這是中國獨有的,從這個意義講,中華武術是中國文化、中國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

這時,米歇爾展開連環腿法快攻,最後突然風格一變,來抓天佑的腳脖子,事發突然,天佑隻需一招彈腿就可化解,但極易擊傷對手,他稍一猶豫,米歇爾伸手緊緊攥住天佑的雙腿,想把天佑拋起來,但他使了幾次勁,天佑紋絲不動,最後天佑用了兩成真力,輕輕一晃,米歇爾就飛了出去,天佑搶步接住了他,輕輕把他放在地上,米歇爾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