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詠春別枝正傳承(1 / 1)

次日起,叢芝正式給師伯薑達磕頭,開始學習本門功夫。天佑想回避,薑達說:“你也一同學學吧,以後叢芝有不會的地方,你們也可相互參詳。”同時,天佑把傷愈的消息請交通員轉遞給吳偉首長,請他幫忙向董老請示下一步的工作。過了兩天,消息傳來,董老指示,就地休息,暫不回重慶,有其他重要工作安排。於是他們一行找客棧住下,叢芝開始認認真真學習、係統地學習本門技法。

薑達先讓叢芝把所會所學全部演練了一遍,然後把其中的不到位的、以及其中更深層次的變化、用法一一點出來。五十就是窗戶紙,一點就透,何況叢芝曆經多年的實戰,積累了一定經驗。這項工作完成後,薑達開始傳授本門核心的功法,這個叢芝的師父也不會,必須掌門傳承才能傳授。不立文字、口傳心授正是中國文化獨有的特點,如中醫的把脈,細微的變化、脈象的特點,是弟子在師父的指導下去用心體悟,又如傳統的三合風水看地,刨除理論的東西,外在的地形認知,全在弟子心悟,沒有統一的標準,無法量化及很難用文字描述,這是中國文化獨有的特點。所以老子雲“道,可道,非常道。”意即“可以描述的的道,就不是真正的大道。”薑達傳授的本門核心武功亦是如此,如“連消帶打”中地道的手型變化和內力的運用,真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天佑一旁學得也津津有味,大有收獲!

後來,又學習本門內功、輕功、詠春兵器即八斬刀和棍法,又學習了三天。次日,開始實戰,薑達讓天佑也使用這幾日所學和叢芝對練,自己在一旁指點。一旦有需要糾錯的地方,立即就聽,把其中的奧妙點出來,然後繼續。教的真教,學的真學,叢芝的功夫頓時上了一個台階!

這天,吳偉書記親自過來看望他們,並帶來董老的電話指示:膠東根據地經曆敵人的偷襲,正在恢複階段,部分部隊又需要西下參加大規模戰役。命令他們近期動身到上海,和地下黨聯係,接收一台蘇聯方麵給的大功率電台,然後攜帶趕赴膠東根據地,向許世友司令員報到、開展工作。天佑請示是否明日就動身,吳偉書記說:“不忙,電台尚未到上海,最快也得半個月後,你們可以三日後啟程。”吳書記走後,薑達盤算了一下,利用這三日繼續鞏固一下,時間基本也夠用了。於是他們打起精神,繼續查漏補缺。

到了天佑夫婦該趕赴上海執行任務的日子,薑達提出自己也要出去會幾個朋友了。天佑夫婦根據吳書記的指示把驢車送給師伯作為對奪經有功的獎勵,同時又拿出五十塊銀元送於薑達,薑達不肯收銀子“你們一路上,需要花錢的地方不少,我拿二十元就行。”最終,薑達收了三十塊銀元,雙方灑淚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