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機靈的蘇敏過來送信,附近最大的島子猴爪島上的島主土著人伊特曼在日本人的威逼利誘下投靠了日本人。原來伊特曼手下有三十多莊兵,其中一大半都是附近的華裔,並是被強迫而來,混口飯吃。即使他手下的土著兵,都是也是漁民出身,無心打仗,隻是依靠兩個鐵杆,一個是他親弟弟,伊特威,一個是總教習,漢人胡標,這胡標卻是井寒的大弟子,功夫十分了得。隻是此人倒沒有蓮花門采花的惡習,對功名利祿倒是十分在意。伊特曼投降的消息傳到二虎子這邊時,大家都義憤填膺,紛紛要請戰去打伊特曼。二虎子把蘇敏搞來的上述情報仔細分析了一下,伊特曼實力遠強己方,如要戰之,隻宜智取。他把想法和大家夥一說,大家深感有理。這時蘇秀的大妹蘇娟站起來“我打魚認識莊裏的莊兵班長華閩,他也是泉州老鄉。他武功很好,有些正義感。伊特曼降日,手下人未必都願意。我願意秘密上島勸說他反正,來個裏應外合。大家眼前一亮,蘇秀說“主意雖好,隻是冒險了些。”“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個險值得冒。”原來蘇秀蘇娟等姐妹的父親是一個漁家私塾先生,曾指導過孩子們學習,可惜英年早逝,所以除蘇敏外,其他孩子都讀了些書,所以出口成章,有些見解。
最後一致通過。蘇娟開始準備,兩日後,裝成漁民的她沒有攜帶武器假裝進島賣魚,經過莊兵的盤查後,交了“進島交易稅”。這是伊特曼降日後新設立的稅種,旨在盤剝當地漁民,僅此一項,每日收入頗豐。蘇娟進去後,到了小市場,又交了不菲的攤位稅和交易稅,開始賣魚。蘇娟心裏暗罵“這個伊特曼,真能巧立名目收錢,以前過來賣魚,隻交一點攤位費即可,真是該推倒他。”
華閩這天正在煩惱。原來伊特曼投降鬼子時,來考察他的正是達鹿港的司令官鈴木寬,這家夥酒足飯飽之後,借著酒勁竄到伊特曼的家屬院,玷汙了伊特曼的愛女伊絲麗,伊特曼見到鈴木寬進得後院知道事情不好,想翻臉,但看鈴木寬帶來的一百多鬼子,隻好咽下這口氣。鈴木寬快樂已畢,心情高興,送給伊特曼一些精良的武器,作為“補償”。
伊特曼夫婦想來想去,還是趁著消息沒有擴散,把女兒嫁出才好,思來想去,看上了華閩,找胡標說媒,胡標則仗著是華閩的上級,沒有和華閩做細致的思想工作,隻是說小姐看上華閩了,三日後完婚。他以為華閩蒙在鼓裏,但這種事根本藏不住,華閩早就知道了。但華閩假裝高興答應,騙過了胡標,回來後積極想對策。他想逃走,但那裏是自己的歸宿。本來伊特曼和胡標待自己不錯,但死心塌地投降了鬼子,他心裏一百個不願意,他和幾個漢族弟兄早就想離開,但苦於沒有地方落腳,現在是想辦法離開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