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白馬渡口的官道上,一支約三千人的隊伍正在快速的將領是兩個三十歲不到年青人,正是陸仁與李典。
李典回頭看了一眼,見步卒們的臉上都露出疲憊之意,向並馬而行的陸仁道:“義浩,趕了這大半天的路,士卒們又累又飯的,是不是讓大家先休息一下?”
陸仁道:“行軍打仗你比我在行,你看著辦吧。”
李典點點頭,向身後喝道:“傳令下去,各行伍按序緩行漸停!夥夫就地埋鍋造飯,歇息一個時辰後再趕路!”
軍令被一隊一隊的傳下去,沒多久這三千人就全坐在了地上,炊煙也隨之飄起。時值春末夏初,天氣已經有些暑意,陸仁與李典尋了一處陰涼處坐下,各自從袖中取出折扇扇風。親兵送上兩杯清水,二人也不多說話就一飲而盡。
完了擦擦嘴,李典笑道:“義浩,想不到以前我們一同屯田,今日又一同領命前往白馬渡口,這麼看來我們倆還真是有緣嘛……哎,不過我想不通啊,你對行軍打仗的軍旅之事根本就一竅不通,你自己也說過不擅長兵爭之謀,為什麼這回主公會把你派往白馬?”
“唉,別提啦!”
陸仁苦笑,支開身邊的親兵後道:“我們這回去白馬不是去打頭陣,而是誘敵的。”
李典奇道:“誘敵?那也用不著你來吧?”
陸仁悶哼了一聲,心中回憶起兩天前被曹操叫去中軍帳議事的事。原來荀攸定下地計策是先向袁紹示之以弱。故意作出白馬防守薄弱難以抵擋袁軍的姿態,把駐守白馬的兵馬和糧草向延津調運,再故意放出風聲給袁軍先鋒知道,誘使袁軍先鋒先行渡河前來搶糧。然後曹操率領的近兩萬主力在白馬與延津中間的丘陵地帶設伏,意圖一舉殲滅袁紹先鋒部隊,務求首戰大捷,這樣的話對袁紹軍的士氣會有很大的打擊。
隻是想來想去,荀攸覺得在尚不知道袁軍先鋒是誰地情況下。單是白馬屯積地糧草可能還提不起袁軍先鋒將領地興趣。特別是袁軍先鋒將領如果是張合的話。那這誘敵之計很可能會被看穿。因此最好是派一個對袁紹而言有吸引力的人去加足這誘餌的份量,這樣才能有較大的把握成功。
可誰去呢?對袁紹來說最有吸引力的人自然是曹操,可老曹就算想去也會被諸將攔住,隨軍的將官之中荀攸、郭嘉之流似乎又不夠力度,物色來物色去就想起了陸仁。以前袁紹就放出過話來,他很想得到陸仁為他效力,而且陸仁還出過暗莊被擒與許都流言地事。那麼眼下他就是最合適的人選。再者陸仁一向都是司管錢糧,由他去調動白馬的糧草軍需就職權來說比較合理,也就容易瞞過袁紹的耳目。再加上陸仁本身又沒有統兵的能力,任誰收到消息都會認為是塊好啃的骨頭,瘋狂的趕過來。
還有一點,就是那天晚上陸、郭、荀三人的小會,荀攸認為陸仁完全明白這一計當如何去做……
“義浩,你可是這誘敵深入地重中之重。萬萬不可有失……不過我想以你地才幹。一定能做得非常好的!”
回想起臨行時荀攸的那張嘴臉,陸仁心裏氣都不打一處來,暗想道:“什麼重中之重?說白一點不就是我地人頭比較值錢嗎?還說什麼萬一有失袁紹也必定不會傷我……總感覺我像是掉進了荀攸給我下的套!記得書上說荀攸出謀畫策的話一向都是自己一個人搞定。也沒聽說過他會找誰商量的。可這回卻專門去找我了解糧草,說是希望我能把這誘餌做得更大更誘人一些……這回到好!我成了他設計的誘餌了!還真不明白老曹怎麼會答應他的,就不怕我一個不會帶兵的人把這事搞砸嗎?”
李典道:“義浩,你發什麼呆啊?”
陸仁回過神來,覺得時間也差不多了,就向李典大致的說了一下這次行動的目的。
李典沉吟道:“而來是這樣啊……白馬現有的守軍在三千人左右,連上我們帶的三千人共計六千人。如果是一仗不打,把糧草運到半路的話是沒什麼問題。”
陸仁道:“希望如此吧。白馬那邊我已經派了快馬過去知會太守劉延,讓他這幾天加緊準備運糧所需的車馬,另外就是我們離開白馬就要散布撤軍的消息,把袁軍先鋒給引過來……就是這個時間段不好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