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回 上(2 / 2)

在慶幸聽從了陸仁的勸告,把郭嘉強調回城休養。多名醫上陣給郭嘉診治,終於在十一年春的時候郭嘉大病已經痊愈,再經過這近半年的休養,身體一天比一天壯實。旁人不知道,郭嘉自己的心裏卻很清楚,因為自病愈之後,他那個會突然心口劇痛的毛病就再沒犯過。

酒過三巡曹操道:“奉孝雖然大病已愈,人也發福不少,隻是孤應允義浩的三年之期未滿,奉孝此時趕來到令孤有背信之舉啊。”

郭嘉笑道:“吾之兒時舊疾已然複發過,今又痊愈,與義浩之約已成,主公又何曾背信?今番趕來南皮,便是想請主公早作破敵之策,不然隻怕會夜長夢多。”

曹操微微點頭道:“奉孝你到來得真是時候,今日午間夷州有使到,具言子陽、義浩二人大遣海船來此,子陽亦在信中為孤獻上了自海路運送萬餘士卒直至北平一策。孤正為此計能行否而舉棋不定,奉孝既已到此,當為孤一決。”

“嘉敢請主公將書信於我一觀。”

曹操把書信交給郭嘉過目,郭嘉看過後又詢問了一下兩派人員議論時提出的各項意見,沉吟了許久後才道:“一眾同僚都言之有理,但嘉以為與其在此爭論不休,主公為何不親赴樂陵看一看義浩、子陽派來的海船?這一策重中之重隻有兩個,一是夷州船隊是否真的有這麼強的海運能力,不但能運送過萬的軍兵,還能保證這過萬軍兵海上一月的糧草消耗;其次是否真的如信中所言,義浩他在右北平一帶早就布有能接應這萬餘軍兵的準備。不過嘉以為,隻要前一條義浩能夠做到,那麼右北平的接應之人就完全可信。”

曹操遲疑道:“奉孝為何如此肯定?”

郭嘉笑道:“主公難道忘了嗎?義浩思慮之遠少有人及,最早他料呂布襲陳留、備屯田於許都、開軍屯於官渡……諸般種種嘉也就不費口舌了。總而言之,依嘉對義浩的了解,他既然走出了這一步棋,那麼之前的宮位他就肯定是擺好了的。計雖出於子陽,但依嘉之見子陽不過是順水推舟而已。”

曹操道:“這麼說來,奉孝對這渡海奇襲一策是表示讚同的了?”

郭嘉道:“正是。不過反對的一眾同僚胸中顧慮也並不是毫無道理,所以嘉才敢請主公盡快去樂陵海港檢視舟船。還是那句話,此計是否能成,舟船乃重中之重。隻是主公切記要在暗中行事,不可令袁尚細作有所查覺。奇襲奇襲,重在出奇不意攻其不備,萬一有所走漏,奇字一失則此計必敗!”

曹操習慣性的眯眼點頭道:“不錯,奉孝所言極是。嗯……來人,速去請荀公達、賈文和、曹子孝、曹子廉來府議事……不,說孤想小宴這幾位。另外再去請甄將軍來此。”

從人領命離去,曹操又向郭嘉笑道:“奉孝,今夜就陪孤布衣出巡一番如何?”

郭嘉會意,笑著又灌了一大杯酒下肚。

——————

數日後的一個夜晚,曹操親自帶領萬餘精銳士卒登上夷州來的六十隻大船,趁著夜色消失在樂陵附近海域。至於河間地區的指揮權,曹操交給了曹仁與於禁,並吩咐他們適時的交接換防,以此來迷惑易京守軍,不讓他們查覺河間的曹軍突然少了一萬。為防萬一,曹操還留下了賈詡與其他幾個一流謀士,但是郭嘉,曹操帶在了自己的身邊。

時節尚未入秋,海麵上以東南風居多,六十隻各類大、中型海船組成的船隊浩浩蕩蕩的向右北平進發。曹操站在頭前帥船的船頭遠眺,身後侍立著張遼、許褚,郭嘉則有些暈暈的坐在一旁。郭嘉到不是暈船,而是一時開心喝多了幾杯。

望著一眼望不到邊的大海,任由海風吹拂起須發與披風,曹操忽然也有了一種自己如蒼海一粟的感覺,一時間詩人的感性情懷大發,高聲吟道:“……(前略,因為瓶子肚子裏的墨水少,寫不出來。哪位自認才高八鬥的朋友幫忙寫寫。)興甚至哉,歌以詠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