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回 不見血的戰場(上)(1 / 2)

兩個月後,即建安二十年三月春末,會稽郡南部海域。

孫權曾任過會稽太過,對會稽也算是十分熟悉。就地理位置而言,會稽南部的海域是陸仁與孫權各自領地的中間地帶。初時陸仁作過孫權不會當場答應付錢買船的設想,所以事先就告訴了香香和陸遜,他會選擇在這片海域和孫權作交易,雙方一手錢一手交船。而且最好還是孫權親自來一趟,因為陸仁到現在為止穿越到三國時代已經整整二十年,三國的英雄人物也見過了不少,眼下排得上號的還就差孫權一個沒見過。如果不能見上一麵,陸仁心中總會有些遺憾。

香香信得過陸仁,自然是把原話帶到,可孫權那邊的爭論就很激烈了。以魯肅、呂蒙為首的人當然讚成孫權親自去一趟,因為這二位和陸仁交過手的人多少了解一些陸仁的想法,認為孫權與陸仁見一次麵,好好的談上一次判,對東吳而言隻好處沒有壞處;而以張昭為首的一派則認為孫權親自去見陸仁這個“世之豪商”,為的又僅僅是付錢買船,未免有失身份而令人恥笑。更有甚者還猜測著陸仁是想對孫權來個“斬首”行動好圖謀江東。必竟現在東吳群臣都心中有數,如今的海上就是陸仁的天下,陸仁想玩點什麼花招,東吳會一點應對的辦法都沒有。反正陸仁也沒說一定要孫權去,那不如隨便派個使者也就行了,比如一直在負責從桂陽購取軍需的呂範就是個不錯的人選。當然保持中立地人也有不少。

卻說孫權正猶豫不決的時候,陸仁派來的使者可就到了。來的是誰?當然是繼趙雨之後又一位在陸仁手下嶄露頭角的外交官高言高穎達。

這裏再順便說一下趙雨。陸仁的當初地三個徒弟。全都留在了交址、南蠻那裏打裏絕對的大陸大後方。郭弈主理交址諸事,鄧艾也順利地入主了建寧來主理與南蠻各族之間商貿雜務,並且二人合力之下扶持孟獲一族成為南蠻王的事也漸有眉目。至於趙雨則經常在南蠻各族之間跑關係教技術什麼的,時不時的還拉出醫療隊去“上山下鄉”地義診,幾年下來趙雨在南蠻各族中地聲望是水漲船高,還得來了一個雅號“雨仙娘”。其實南蠻宗族都是這樣。林雷你對他好,他自然會記到心底;你對他們壞。他們也會拚命的來報複你。而陸仁是先把他們打服打怕,然後才用的懷柔手段——敬畏、敬畏,有時這兩個字要先調個頭才行。

陸仁聽說過趙雨的事之後還別出心裁的讓趙雨在孟獲一族的大型祭祀活動中扮過一回女媧娘娘(這個這個,可能有點不切實際。反正瓶子是把雲南孟獲和苗族畫了個約等號)。結果是趙雨在南蠻各族的心目中“敬若神明”。反正南蠻各族中要是出了點什麼糾紛打鬧之類的,趙雨隻要一帶人趕到調解,馬上就大事化小小事再化無。陸仁當初訂下的南蠻策略,在自己地三個徒弟的用心之下已經基本達成。不過這樣一來,趙雨可就走不開了,陸仁帳下的首席外交官自然就落到了高言的身上。

轉回正題,陸仁派高言到孫權這裏來幹什麼?答案很簡單,因為根據陸仁對孫權的了解,孫權是屬於“請將不如激將”地那號人。你正而八經地去請他。他多半還會想這想那的不願答應。但如果是拿些氣人地話出來激一激,孫權馬上就會火冒三丈……貌似人家諸葛亮可有智激孫權的前例在先,陸仁當然要借鑒一下。所以派高言來別的目的沒有,就是要氣一氣孫權,激孫權敢出頭來和陸仁當麵談判而已。

高言能混到陸仁帳下的頭號外交官。自然不是什麼泛泛之輩。況且來之前陸仁就和高言交了底,高言是早就胸有成竹。一見到孫權。高言溫文爾雅又不失禮節的說了些話,可把個孫權給氣得夠嗆。其實高言說的話也很簡單,不外乎就是拐彎抹角且罵人不吐髒字嘲笑孫權是個膽小鬼,沒膽蟲。陸仁好心好意的約你出來,大家和和氣氣的談個判,對大家都有好處,你孫權居然還沒膽子去,也太丟人了吧?

孫權能受得了這個氣?要不是礙著麵子,張昭又在場,隻怕孫權早就拍案離去了。而後魯肅與呂蒙趁機進言,這才堅定了孫權去見一見陸仁的決心。雙方商討過後,便決定了在會稽南部海域不偏離岸邊太遠的地方談個判。

此刻孫權站在自己的“長安”船上,靜靜的向南麵觀望,等候陸仁艦隊的到來。“長安”船的周邊是一隻由東吳水軍精銳組成的護衛艦隊。孫權氣歸氣,做事要小心一些的道理他還是懂的。帶出一支護衛艦隊其實也在情理之一,陸仁一方自然不無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