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飛馳而過,窗外白牆黛瓦的房子從眼前掠過。這是她第一次沒有和家人出去,是一次全新的突破,是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去感受這個世界的第一步,想到這裏,她突然很期待接下來的幾天會是什麼樣子的。
也許是有多大的期待就有多大的失望,很多年後她回想起來時,總會覺得是從這次開始,她才想明白自己到底想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才會想拚命成為和許嘉益一樣眼界的人。
在南市剛下車時,原本晴空萬裏的天氣瞬間狂風暴雨般下了起來,似乎在冥冥之中訴說著這次的行程沒那麼順利,隻是當時的他們都沒有去注意。
許嘉益他們是來和一家正打算開盤的私人住宅開發商拍宣傳片的,開發商主打“與自然共生,與綠色同行”的理念,小區內綠化做的十分不錯,並且承諾會有小區公園以及小型的水禽等動物。創意十分的吸引人,開發商看過他們以前做的成品後也是十分爽快的給的報價。
第一天因為下雨的緣故,他們並沒有去看春天裏的梧桐大道,三個人在樓下的餐廳吃過飯,許嘉益和趙飛揚便開始研究拍攝細節和製作方案。
白熾燈光下兩個少年,麵對麵坐著,桌上是淩亂堆著的稿紙和流程圖,少年嚴肅的麵孔加上一遍又一遍的溝通,讓許一諾第一次看到意氣風發是什麼樣子的。
她總覺得要等到具備足夠的能力時,再去進行下一步,可許嘉益好像讓她看到了,人永遠無法在一個具體的時間裏達到自己所希望的高度,這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不斷摸索挑戰的過程。
我們不能過於怯懦,也不應畏懼將來可能會麵臨的無法愉越的鴻溝,因為有誌者從不是以年紀來論成就的。而當下就是最好的開始,等待二字一直都是個偽命題,它隻是在助長我們的懶惰罷了。
實際拍攝那天雖然下的雨沒有前天的大,但是依然被烏雲籠罩著,霧蒙蒙的天氣光線十分差,所以他們不得不一遍一遍的進行去達到理想的效果。並且因為天氣的緣故,機器被趙飛揚不小心操控錯了方向,一個價值好幾萬的鏡頭被大樹狠狠的撞碎了。
因為小區還沒有完全規劃好,很多的場麵是臨時搭建的,想拍出更逼真更像真實場景的畫麵更是不易。許一諾不記得他們到底拍了幾個小時,隻是回想起來時,那是她第一次看到對工作如此認真、執著的許嘉益。為了一個滿意的鏡頭,幾十遍補拍著。那時她眼裏的許嘉益渾身都散發著光。
三天的旅程很快結束,他們幾乎沒有外出去看過南市這個城市,每天呆的最多的地方除了酒店便是小區的室外。
辛苦的工作並沒有換來等價值的認同,在後來的幾天裏,他們拍的宣傳片以及開發商被幾個聯名業主聯合告上法庭,理由是協助虛假宣傳,且拍攝作品有抄襲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