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來幹這事許嘉益屬實想了很久,坦白來講他並不知道這到底對許一諾的考試有沒有用。
抱著實踐出真知的想法,他最終還是帶人過去了。
那場案子其實嚴格來講算不上是真正的經過訴訟的案子,隻是調解結案的,而令他們沒想過的是一場離婚糾紛的案子,因為大多數離婚案件一般涉及隱私,在大多數情況下 其實是不能夠進行旁聽的,除非是經過案件當事人的同意,而這一次剛好如此的巧合。
案件的雙方是一對相戀很久的夫妻,相戀三年,結婚七載,在即將結束七年之癢的時候兩人走到了盡頭。
同時與眾不同的是不是不愛了,而是女人由於身體原因不能要孩子,男人倒是很關心的妻子,但是在父母和家族的影響下,兩個人都不想彼此因為自己背負著沉重的壓力。
同時由於兩個人都是知書達理的人,也希望有外人可以為他們的愛做見證,再加上兩個人其實沒有財產糾紛,隻是兩個人都不想讓對方提起結束,於是選擇法院調解。
就這樣一係列的巧合,剛好被許嘉益他們碰到,給了他們一次全新的經曆,原來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是真實存在過的。
許一諾那天是真的學習到東西了,不僅是一點點專業上的流程,還有對人生的經驗。比如,體麵的分開——“我依然愛你,但我不希望你因為我的原因犧牲掉你本該有的幸福,我想讓你更快樂。”
那天結束後,許一諾跟許嘉益閑聊,她說:“阿益,謝謝你,說他是第一個這麼用心去關心她的人,後麵又說如果有一天他們要分開,彼此都不要糾結當下,都要繼續往前走去。”
那時大概率是受案件影響,許一諾有感而發對許嘉義做了個可能不以為是的承諾,直到很久以後,許嘉義回想起來時,也許在那時她就預感到他們會有這麼一天,隻是那時的他還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從兩個人旁聽後的時間裏,許一諾稍稍的改變了一下自己的作息,他們見麵的時間變多了點,隻不過大多數的時候還是在圖書館或者是秀棠路的那間辦公室。
日漸緊張的期末前期準備就這樣一天一天的消失掉,真正考試那天的時候許一諾反而覺得沒那麼緊張,有點無所謂的樣子。
反正最近這段時間是真的在準備,達到要求了,說明最近的努力沒有白費,沒有的話,也隻能說自己確實還沒有掌握這一門課的知識。
與其是更晚的時候知道自己欠缺的東西,那不如提前考察出來,多多少少還能彌補一點。
抱著這樣的想法,結果她的成績確實不錯,被林老頭評為優秀,與此同時的還有一個新的消息,對許一諾來講也是自己以後向往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