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身邊的範校尉突然躍下馬,趴在地上諦聽,片刻功夫起身道:“王爺,有四路兵馬正朝皇城而來。”
這自然是皇甫繼勳掌握的金陵八衛的軍馬,周宣這兩百人若被皇甫繼勳的大隊軍馬堵在這皇城根下,那處境就極其危險。
周宣大喝:“景王謀反,大隊兵馬正朝皇城而來,孫統領你再不開門,是要做國家罪人嗎?”
孫統領也看見了清溪坊起火,但城衛的職責,擅自開門,斬無赦,急道:“郡王,卑職實在不能開門啊——”
一語未畢,猛聽一聲暴喝:“開門。”
一個身材高大的明光甲武將快馬而來,正是羽林衛左軍副使藺戟。
那孫統領見直係上官在此,出什麼事就有上官頂著,他也不是古板的人,當即下令打開皇城大門。
周宣喜道:“藺將軍,你來得正好。”
藺戟抱拳道:“末將定當追隨郡王,保護皇上和太子。”
皇城大門軋軋開啟,周宣剛剛進門,就聽到前方宮城方向傳來喧嘩聲,不禁臉色大變,景王府就在皇城內,李坤自可乘便闖入宮城,劫持皇帝,而不遠處,皇甫繼勳的大隊人馬就急馳而來,這要是被李坤在內挾持了李煜、李堅和小周後,以皇甫繼勳的兵力,是有能力控製整個金陵城的。
雖然,周宣早對李堅說過,提防皇城內的李坤突然作亂,李堅不會沒有準備的,但現在宮城鼎沸,實情如何不得而知。
周宣當即命藺戟下令,緊閉皇城大門,調集羽林衛把守,絕不能讓皇甫繼勳衝進來。
四癡道:“主人,我留下。”
周宣知她心意,皇甫繼勳第一痛恨周宣,第二恨的便是四癡了,就是四癡一腳把他踢成腦震蕩的,四癡現在留下,自然是打算擒賊先擒王,若能擊殺皇甫繼勳,那李坤就等於是斬了一條臂膀,但四癡擅長的刺殺,這千軍萬馬的她無用武之地。
周宣道:“老四,不要冒險,隨我先進宮保護皇帝。”
四癡堅持道:“我留下,入宮有三哥和流蘇夫人就行了。”
事情緊急,也容不得再多費口舌,周宣說一聲:“老四,千萬小心,不許冒險,我們現在局勢不落下風。”說罷,朝宮門催馬而去。
四癡心道:“我是刺客、是殺手,自來冒險慣了的,多日不冒險早已心癢癢了。”
周宣趕到宮城東門,也就是丹鳳門,沒見開門,但卻能聽到宮城裏一片嘈雜聲,周宣大喝開門,無人應答,宮牆高五丈,沒人跳得上去。
周宣命範早行領一隊人馬趕到景王府查探情況,他自己與三癡、慕容流蘇率軍士繞到南邊的紫宸門。
紫宸門正緩緩關閉,三癡大喝一聲,抓住身邊軍士的一根長矛,猛擲過去,將一名力士太監刺個透心涼。
周宣快馬闖到,十幾個太監四處奔躥,這些太監都是李坤一黨,南唐與大唐不一樣,太監從來沒有得勢過,李煜身邊的這些太監們也有好讀書的,讀到晚唐XX贄、王士澄這些前輩太監掌管神策軍,權勢熏天,竟然可以廢立皇帝,皇帝都要看他們臉色行事,南衙北軍,分庭抗禮,南唐的太監們羨慕啊,所以他們投靠景王,想博一個擁立新君的功勞,因為李堅已經是太子,現在已經監國聽政了,根本不需要他們擁立,隻有力促李坤上位,太監們才有出人頭地的機會,那個與周宣比較親近的白太監早幾個月便被李坤收買的太監害死了,掩飾得天衣無縫,隻說是病死——
先前清溪坊火起,李坤以為太子李堅搶先要對他下手,當即帶著的他的王府衛隊、以及數十名網羅來的江湖好手,叩開宮門直奔大興宮,他要把叔父李煜控製在自己手裏,這樣就等於大事成了一半,當然,美貌的叔母娘娘周薇也不能放過。
周宣聽到紫宸殿方向有刀兵交戰的聲響,心知是東宮禁軍與景王府衛隊在交戰,當即大喝道:“立即馳援東宮,務要把景王一黨截下。”
兩百名奉化軍士兵緊隨周宣衝進宮城,繞過抱元殿,就見宣政殿前約有數百人在混戰,三癡眼力好,說道:“東宮人馬處於下風,被壓迫在宣政殿,看樣子太子殿下在宣政殿內。”
此時已是卯初時分,往常這個時候天已經大亮,但今日有大事發生,天象亦是奇特,烏雲壓城,宛若一口巨大的黑鍋,要將整個金陵城遮住。
這是一個異常悶熱的清晨,暴雨隨時可能滂沱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