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潯,哪有什麼移花接木?哪有什麼宛宛類卿?”
“阿潯……他們不願告訴你,我便與你說!”
“阿潯,你要記住,本位所歸,合眾所望;東夷大倉,歸之昆侖;世誌飛升,界其所謀!”
“阿潯,你要踏遍整個東夷,你要看這世間人,做世間事。”
“阿潯……阿潯……阿潯!”
又是這道聲音,半個月了,半個月的時間裏,扶玉留給她的話幾乎成了夢魘,把她困擾其中。
姬潯睜開眼,趴在清池的青石旁,拿起上上劍和那木簪,輕輕摩挲著。
他們是誰?為何不願告訴她?
難道就是扶玉留下的那段話嗎?本位所歸,合眾所望;東夷大倉,歸之昆侖;世誌飛升,界其所謀。這些話她讀不懂,但是裏麵有兩個字她明白。
昆侖!
扶陽飛升的地方也在昆侖,莫有始口中的昆侖玉殿,還有那個奇怪的冰冰涼涼的玉佩。
莫非,她來到這兒也和昆侖玉殿有關?
姬潯總感覺昆侖那兒有什麼東西正在吸引著她。不是源於原主的身體的吸引,而是正在吸引她的靈魂。
還有,既然留影石中飛升的人數剛剛好,那麼扶玉為何會出現在這兒?
隻有兩種可能性。一、飛升的人不是扶玉,扶玉在去昆侖之前就已經在宛平城了。那問題就出來了,那頂替扶玉的人又是誰?二、扶玉的確飛升了,但因為某種原因,他又回到了東夷大陸,那麼扶陽和師兄師姐們是否同樣也存在東夷大陸的某一處?
還有一個疑點,扶玉本身的實力已經是大乘,為何那日與她相見時,實力卻是合體?
扶玉所說的‘世誌飛升,界其所謀’又是何意?飛升一事,為何會與‘謀’扯上關係?
此‘謀’為何?褒義還是貶義?難道是與扶陽當年的飛升之法相關?
扶玉留給她的……是飛升之法?
難道說,飛升之法就在那昆侖玉殿之內?
可是那移花接木、宛宛類卿又是何意?難道也與飛升之法有關?
姬潯想的腦袋都快炸了,無奈的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隨即從清池中出來。
不急,她還能活四千多年。多的是時間讓她去尋那昆侖。當務之急,是先讓這仙門振興,毫無後顧之憂之後才可繼續隨心所欲。
也不知這‘神會招’他們辦的如何了。
做這個師尊好像還是有點兒好處的,讓她體會到了做資本家的快樂。
姬潯不知道,她這個資本家是非常成功的。自那日紅乘晚被碾壓之後,整個東夷大陸都開始躁動起來。
魔族也在魔尊被滅之後,開始夾著尾巴做魔,紛紛開始退回墮淵。
就連之前被魔族侵害的雲郯洲和大滄洲,此時也一派和諧,風調雨順,似乎回到了魔族出現之前的逍遙日子。
而因此大受挫折的宛平城非但沒有人氣凋零,反而聚攏的人越來越多,蔡南敬笑得合不攏嘴。
原因無他,而是他們發現,自從那日之後。
宛平城方圓二十裏之內,所有魔族之人都不可入內,但凡魔族入內,瞬時間便可化為烏有,因此也成為檢驗魔族的聖地。
若看一個人是不是魔族,就看他敢不敢入宛平城。
如此,宛平城可謂是東夷大陸最純潔之地,無數人心馳神往,許多不堪魔族侵擾有了後遺症的人都紛紛湧入宛平城。
每家每戶都供奉著‘念平長老’,還有姬尊及那隻重華鳥。念仙宗的名號再一次席卷東夷大陸。
尤其是在紅霄宗被趕出念仙宗一日之後,形勢更是狂肆。
街頭的說書人自認消息靈敏,便在大街上、酒樓裏大刀闊斧,高談闊論。
“紅霄宗與念仙宗的恩怨糾纏,大大小小的事怕是說上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念仙宗本就是東夷大陸第一仙門,其創立之初的第一任宗主便是東夷大陸第一位飛升的仙尊——姬念淳。
這姬念淳可不得了,他天賦異稟,實力強橫。除了會煉丹煉器,還有一個特殊的技能。”
台下人問道:“什麼技能?”
“陣法!念仙宗的四天門陣就是他臨飛升前所設,如今滄海桑田,十萬年了,那四天門陣依舊堅挺。沒有念仙宗的特殊腰牌,尋常人壓根就進不去念仙宗。
念仙宗也是蒙這位念淳仙尊的福,數萬年不倒,存在至今!而他關於陣法的畢生所學,都隻有念仙宗宗主極其親傳弟子們可學。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存留下的已經不剩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