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雲霧山(1 / 2)

“關敖哥,咱們走吧,這裏麵沒啥好看的,以前不也來過啊。”馬玉亮摸著手膀子咬著牙說,看著前麵的洞口,心裏不停的嘀咕。

以前沒少來,哪怕是下大雪的時候這洞口也沒像今天這麼冷啊,而且好像裏麵比平時還要暗了許多:“關敖哥,最裏麵除了個破石像就什麼也沒有了啊。”

在他前麵,一個十七歲出頭的小夥子眼睛直直的盯著洞裏麵,好像要把裏麵看穿似得。身上穿著藏藍色的電工服,臉蛋黝黑,一米七幾的樣子,一把小刀綁在大腿上,一隻手拿著長棍,一隻手拿著個砍柴刀,騰出一隻手把頭上的頭燈按亮。

“要回去你回去,再說了,難道你甘心回去?咱兩都看到了,明明有個發綠光的東西飛進來了,三爺爺非說咱們是騙他的,等找到了那個發光的東西看他怎麼說。”鄭關敖看了眼馬玉亮,自顧自的往裏麵走去,剛走到沒多遠趕緊捂緊了衣服。

四周明明就沒有風,可是洞口邊的紙灰就這麼飄了起來,整個一陣刺骨的寒冷,馬玉亮“啊”的叫了聲有鬼,跑到鄭關敖後麵躲起來。

這是雲霧山半山腰上的一個大洞,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形成的,不光是馬家港,哪怕是大半的瀚海市的人的心中這裏是聖地。常年煙熏火燎,洞口周圍一片黢黑,往裏麵一丈多都是往年積攢的厚厚的一層紙灰,洞不深,三十多米一個轉彎之後就到達了洞底在最裏麵。以前鄭關敖也到裏麵去過,有一尊青石刻成的土地像,也就是一塊小石碑,上麵浮雕成兩張老人像,大半塊都被埋在了土裏麵,也不知道是哪一年刻的。

平時很少有人到這洞裏麵來,山裏的蜘蛛便在這裏安了家,鄭關敖有一次看到有個蜘蛛足足有雞蛋大小,那還是十年前,再往後就沒見過了。

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初五清明節,七月半的中元節,在這洞口的火光都是日夜不熄的,甚至到後來隻要是逢年過節就有人來拜,紅白喜事就有人來求,更為驚訝的是有人懷了孩子非得說是洞裏神仙的功勞,非得從浙江飛過來還願,她直接忽略了自己老公那發青的臉龐。

總之,住在洞裏麵的神仙就成了什麼都管的家夥,大半的瀚海人都信這個,還有人大老遠的開車來就是為了上兩柱香磕兩個頭,以求保佑自己一年平安,至於靈不靈驗,拜過的人都說靈驗極了,比廟裏的如來還好,至於那些沒靈驗的,就是你的心不虔誠,神仙不搭理你,以後再來就是了。

這就是馬家港的觀音洞。

為什麼叫觀音洞,村子裏的最老的人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至於這樣的祭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也沒人知道,反正很久以前就有這麼樣的活動了,特殊時期破四舊的時候都沒能阻擋人們來這,聽說後來紅衛兵特地派人在山上日夜守著,人們就直接在山下拜。。

雲霧山有三個山峰,按馬家港的人的叫法,也就最高的那座才叫雲霧山,邊上的兩座小的一個叫野豬山,一個是扁擔山,但是出了馬家港,外麵的人把這三座山統稱為雲霧山。

扁擔山形似扁擔挑著兩擔東西,山體狹長,中間細,兩邊粗。野豬山上以前有成群的野豬,還有個人抓到過七百多斤的大野豬,但是到現在,山上別說野豬了,兔子都很少見。雲霧山是三座山峰中最大的,也是中間的一座,比不得三山五嶽,但是海拔也有七八百,平時山頂上有淡淡的雲霧環繞,看不到山間,雲霧山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整個瀚海市的山多,但大半都在西邊,那裏已經被開辟成旅遊區了,東邊就這麼一座孤山,而且在郊區的郊區,又沒個直達的公路,政府就直接的把雲霧山給忽視了。

上次在村子裏聽到爆炸的聲音,大人們說這事不遠處的采石場在炸山采石,一群小孩子確認為是雲霧山的神仙發怒了。

最近電視裏麵在放《寶蓮燈》,一群孩子最喜歡的就是沉香了,華山裏麵壓著三聖母,沉香不顧千難萬險劈山救母,村裏不知道有多少小孩子每天拿著斧頭到處跑,嚇得那些大人每天都把斧頭藏得高高的。再加上那天傍晚兩人看到有綠光的東西飛到洞裏麵,特地跑過去給大爺爺說,但是大爺爺非得說那是螢火蟲,兩人想要辯解還被各家的大人說了一頓,這才有了今天賭氣跑到山上來。

兩人小心翼翼的踏過了紙灰,有時候紙灰裏麵會跑出一兩隻蜈蚣或者蠍子,這些紙灰是良好的肥料,洞口周圍的草比邊上的更加茂盛,好多蟲子就在這裏安了家。看到土地像需要轉個彎,但是當兩人轉彎後卻發現石像不見了,而且裏麵黑黢黢的什麼都看不見,頭燈上的光柱射到洞裏,像是被黑幕擋住了一樣,什麼都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