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怎麼認識的?他還那麼信任你,連野雞都給你賣?”夏荷更加不解。
“我們家跟他們家是親戚,還租了他們家的牛養,一來二去的自然就認識了。這有什麼好奇怪的?”
孫石頭沒想到,平日裏不聲不響的孫小荷,今天不光比平日裏活潑了不少,問題也跟著多了不少。
“哈哈,好奇嘛。你們家租牛放,他家給你們工錢是嗎?”
“不是,是放一年牛,到年底了把牛和牛犢子賣了,扣除掉年初買牛犢子的錢,兩家平分。如果這一年裏牛死了,就兩家都沒錢。因為我娘是張文清姑姑的婆家小姑子,才有幸分到一頭牛養。聽說這個主意還是張文清那小子想的,我哥木頭跟我說,這小子很聰明。”
夏荷也覺得這主意不錯,這不就是投資入股,年底分成麼?隻是說法不同而已。
農家的牛都很重要,可以在農忙時節幫忙耕種收獲。就衝這一點,也爭著搶這個活計幹,還會好好伺候,不愁租不出去。
“確實很聰明!將來成就不可限量啊!”夏荷也讚歎不已。
“噗!成就不成就的不好說,不愛學習愛習武倒是真的。聽他自己說,最不耐煩那些書呆子讀書了,讀了好多年書,人也讀傻了,身體也讀垮了,還沒學會種地,這將來怕不是要餓死了。這種傻事他才不做。”
孫石頭說起來這個,就沒完了,非常興奮:“他爺爺聽到他這話,氣炸了。給了他一頓胖揍,三天都沒下床。從那以後,再不說那些話了,裝模作樣的讀起書來,隻是私底下堅持習武。幸好他舅舅家是走南闖北的鏢師,家境殷實,又有人教,倒是學得像模像樣。”
孫石頭先是伸出三根手指,又滿臉惋惜:“你說人家這本事,可真行!邊習武,邊讀書,偏偏人家兩樣還都學得挺好。你別看他堂哥考上了童生,這小子的成績,聽說連秀才都有可能。唉,他在讀書一事上,可連一半心思都沒用到,最多用上三分,剩下的心思都放在習武上了。”
夏荷光聽孫石頭說,就能感受到他的遺憾,他也是想讀書的,不過是沒有那個條件罷了。
“農戶想要讀書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張文清能文武雙修,成績還那麼好,這天分確實是令人羨慕。可是他說的也沒有錯。人生在世,最先要顧忌的還是吃飽穿暖,沒有這個前提,談什麼都是枉然。”
夏荷說到教育、學習這件事情,就立馬滔滔不絕講了起來。這可是她的老本行了,再熟悉不過。
“他爺爺讓他讀書也沒有錯。”
“窮人家的孩子,能從書中窺得一隅,便足以謀生。謀愛先謀生,讀書可以謀生,然後可以謀愛。”
“富人家的孩子,讀書不僅可以謀愛謀生,甚至有餘力謀萬世之表,千古留名。”
“整體算起來的話,讀書的附加值還是比較高的。”
孫石頭聽得一腦子漿糊,說了一大段,到底是什麼意思?怎麼聽著都對,又都不對,“讀書還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