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任何事情都是有跡可循的,無論你怎麼掩飾,總會透露出蛛絲馬跡來。
同樣的,往往任何事情的發生,都從一些預先的鋪墊開始。
天資聰明或是愚鈍,並不重要。事關切身利益,人的本能會下意識的格外關注。
小陶氏本身對自己的天資聰穎程度並不關心,她最關心的還是婆婆陶氏手中還有多少錢。
一個好漢還要三個幫手呢,婆婆陶氏想要做繡活,總是要指望自己打個下手的,給小半銀錢也有分成的意思,這樣也好讓自己盡力。選擇自己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姑姑和侄女兩人會更親近,這是血脈和家族的好處。
小陶氏就是憑借這些外在條件,強勢的力壓李玉香一頭。更何況李玉香這個人是真的有些天真,當年為了所謂的愛情就跟家族斷了親,後來生了女兒還自覺低人一等,心裏自卑。
要不怎麼說是家境殷實的家庭出身呢,把小姑娘的性子,養的那麼嬌憨天真,不知世事,有什麼好?娘家顧全她最後的臉麵,送了嫁妝,辦了婚事。她卻因為婚後心上人在娘家受到的輕視怠慢,斷了聯係。
迂腐的性子和有限的見識,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對後輩來說這是一種災難,因為你有可能護佑不住。
看到孫小荷被李玉香教養的天真懵懂,小陶氏暗暗對孫小草又嚴厲了幾分,每天下午的簡單縫補從不懈怠。調教後輩的生活能力,認識生活中的每一分艱辛和不易,也是一種樸實的智慧。即使遭到不理解,即使母女親情被消耗殆盡,也總比現實生活要仁慈許多。這個世道對女子苛刻很多,生死麵前,很多東西都不足掛齒。
順應生活,隨波逐流,不動一點腦子,這是最最懶惰的行為。說好聽一點是無為順遂,說難聽一點就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小陶氏這個隔房的,都看見了昔日的嫁妝逐年減少,和李玉香同屋的孫有慶更明白清楚。曾經的海誓山盟也沒能戰勝天寒地凍的工役和官老爺的鞭子。
今年老三孫有年也開始說親了,這一大筆費用從哪裏來,是個不小的難題。越算越是心中不安,就越想要抓住更多的錢。
所幸孫有福本身性子比較聽話,又是個有子萬事足的樣子。兩人在一起相處還是很和諧。
小陶氏的預感沒有錯,晚上吃完飯的時候,就應驗了。
先是陶氏講述了自己這些年的不容易,又講了老三孫有年已經十八歲了,要說親事。再次強調銀錢不夠,需要大家齊心協力,最後,說出了深思熟慮的決定:三兄弟明天開始出去找活幹。
陶氏耐心的跟他們解釋:“自從你們父親走後,我努力支撐家門。油鹽醬醋,人情往來,都是從我手裏出的錢,幸好還有一手繡活能補貼家用。如今我年歲也不小了,做不了什麼活兒了,隻把老三的婚事辦好,也算盡心盡力。往後你們各自都有小家,都是大人啦,頂級門戶還要靠你們自己來。”
一番話說得,孫有福和孫有慶心神澎湃,激動萬分,兩人都想起母親的不容易,連連保證不忘母親大恩,會好好孝敬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