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看看就走的車隊卻在第二天早上才戀戀不舍的上了路,路邊還有兩個店小二打扮的漢子邊依依惜別,邊將些小零嘴塞進離開的漢子手裏。
眼看人都走遠了,還在大叫著:一路順風,聽得一隊人一個個熱血沸騰的,要 不是貨物不能耽擱,他們都不想走了!
刮回來的風中隱約能聽到有人勸說管事回來的時候再在這裏停些日子,還有人惦記著回來時給這裏的人帶些特產的!
他們卻不知道在他們離開後,本來一臉熱情的小二們,一個個找到劉文正,說著這一行人的相關情報,包括他們帶的貨物情況,包括貨物品種,品質,多少,價值等等的信息。
還有這些人說了什麼話,從而推敲出他們這些人的一些基本的行為和背後的身份勢力,這次去的目的地,甚至是這些人的武力值和馬車情況等等信息!
而隨著太陽的升起,另一幫車隊也漸漸靠近了村子,村裏人帶著笑容同樣迎接著下一批進村送錢的貴客!
村外的大路也在慢慢變得越來越長,隨著道路的前進,前麵的縣城也在遠遠靠近,而在縣城裏卻無聲無息的出現幾個麵生的漢子,這卻並沒引起什麼人的注意。
這小小的流放城雖然不大,可卻是三國交界地,過了縣城就離開了國家,而三國彼此通商的地方就在不遠處。
所以來通商的人不少,城裏出現陌生麵孔很正常,沒人會對這些突然出現的陌生人好奇!這也給了宋一他們很多便利,讓他們通過商人的身份給打聽出不少有用的消息。
而在流放城外,更因為常年的通商,原本荒蕪的平原也漸漸有了人煙,不知道誰在原地蓋了房子,成片的房子與貨物集中到一起後,也形成了一個事宜三國通商的聚居地!
隻是三國的人文環境不同,連建的房子也不同,在空中俯瞰能發現 四片不同風格的建築。分別是三國各自的國內房子樣式還有一片風格混搭的建築。
而這些建築的四周卻沒有城牆,跟其他城鎮有些格格不入。但來往的車輛卻並不少,外麵的道路也算是四通八達。行人更是長相各異,衣著千奇百怪,牽馬的,駕車的,趕驢的,騎駱駝的應有盡有。
這裏雖然規模很大,最少比流放城要大的多,可卻是三不管地帶,也沒個名字,本來大家隻是荒原,荒原的叫,後來形成城市後,大家也隨意叫做荒城,隨著小城的繁華,大家也都知道這麼個地方,荒城的名字也就這麼流傳了出去。
而隨著它的繁華,從三國過來的車隊也越來越多,倒是讓三國的邊界之地人流跟著多了起來,做為必經之地的流放城也難免跟著吃了不少好處。
這時的流放城,不少客棧和酒肆還算熱鬧,而從外麵來的商人進進出出讓整個流放城變得鮮活了起來。
宋一將手下人分了出去,自己找了 條最繁華的街道,將錢袋子放在腰間晃晃悠悠的慢慢向前走,邊走邊四下打量,有時還會跟小攤上的人討價還價,或是隨手買些小零嘴放嘴裏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