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才知道,那裏麵從一到一百的數字,全是她一筆一畫對著哥哥的數學書,慢慢臨摹出來的。
奶奶說那時候生產隊需要記工分,她沒讀過書,但記性卻是整個隊裏最好的。
年底對賬的時候,計分員撥著算盤還沒算出來的答案,她在心裏過幾遍就已經脫口而出了。
每當說到這,奶奶就會笑著和我說:“讀書好啊,我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
她渴望知識,所以家裏的姑姑呢,隻要想讀書的,奶奶也樂意供她們讀兩年。
在那個年代,我爺爺壓根就是個廢人。不上工勞動就算了,還整天窩在家裏抽旱煙。
據奶奶說,爺爺最嚴重的時候是坐在糞桶時,一邊叼著煙鬥,一邊咳著血。
我奶奶是一個人拉扯了8個孩子長大,其中的艱辛不言而喻。
即便是這樣她也成功將我小伯父供上了五七大學,她沒有對不起任何一個孩子。
就連60年代沒有吃的時候,也沒有放棄過任何一個娃娃,對五個女兒更是一視同仁。
她和我說:“女孩子也是命,我自己就是女的,怎麼還能去瞧不起女娃娃呢。”
所以這也是我們整個家族不重男輕女的原因。有時候我都在想如果奶奶讀過書,那該有多好。
她不會被封建婚姻困住腳步,她可以在自己的天地裏自由自在地翱翔。
她不應該成為籠中的雀,她那樣的人就該成為自由的鷹!
我想如果她已經去投胎了的話,現在應該已經坐在明亮,整潔的教室裏了吧。
所以這本書一開始是為了讓她能在我的書裏重新好好活一回的,女主作為她人生的另一道救贖。
因為我的遺憾太多,我怕我走了以後世界上就真的沒有人記得她來過了,我私心裏想把她永遠留在我的生命裏。
……
接下來說下幾個問題:溫如煙和秦浩軒在一起過一段時間,河省大地震後在一起的。
但是後來聚少離多,一個在軍營,一個在京市。那個年代國家的發展是很快的,而溫如煙呢接受新事物又很快。
所有在麵臨結婚後隨軍相夫教子的生活,她本能地選擇了排斥。
後麵兩個人和平地分手了,溫如煙選擇為自己的事業打拚。
而秦浩軒繼續守衛自己的國家,後麵他和一位年輕熱血的軍醫同誌結成了革命戰侶。
張連文其實前麵的番外裏有提過一嘴,他和一位姓沈的在一起了。
是的,那是沈國強沈大隊長的小女兒。
他倆是後來恢複高考時,一起在知青點裏複習的時候看對眼的。
當然這又是另一對男女主的故事了,原女主柳兮若的下線,天道自動補上了一位錦鯉小福女。
也就是那種很俗套的,女主旺男主,最後排除萬難走向人生巔峰的故事。
最後說一下顧楠錦的身世,顧楠錦他爸是1918年出生,1936年赴英國留學。
1949年新花國成立,喜訊傳到了國外。
彼時在國外已經學有所成,並且已經小有成就的顧父,毅然決然選擇了回國。
但我們都知道那個年代回國是困難重重的,接到國家秘密信息的顧父決定先到那時還是殖民地的港城作為中轉,然後再設法偷渡回國。
當然想法很好,實行卻十分困難。索性的事,經過我國外交的不斷努力,1951年顧父終於在國家的操作下平安歸國。
但那時為了丈夫的平安,身懷六甲的顧母選擇留在了港城,作為人質。
而一回到國內的顧父,就秘密投身到了國家的科研技術中,幾十年來音信全無。
直到改革開放取得成功後,顧父才重新站到了人前,但他所做的那些研究依舊沒有人知道。
直到花甲之年,國家授予他最高科學技術獎和“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大家這才知道他的成就。
(顧父我套用一部分程開甲院士的事跡,感興趣的可以去深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