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他看到蒙國使者已然匆匆離去,賈丞相也遭革職抄家。如今朝中張王二人漸掌大權,想必也已與韓飛結盟。這一切跡象都顯示,自己似乎成了最後的贏家。
金使暗想,是時候展現外交手腕,爭取在這風雲變幻時期為金國謀取最大利益。或許可以趁機向新掌權者表示友好,爭取與中原停戰。當然,是否停戰以及開出何種條件,還需要細細斟酌,還需觀察新掌權者的態度......
大宋的皇帝,在他看來還不如這張王二人。
如此看來,金使此行並未全無收獲。隻要自己足夠機敏,或許可以為金國爭取到意外之喜。想到這裏,金使不禁暗自竊喜,開始盤算接下來的對策。
金國使者決定先送上重禮,親自拜訪新掌權的張時敏和王旦,表達友好。沒想到二人不僅拒絕了他的訪問,還扣押了送上的禮品,這讓金使極為惱火,認為張王二人目無法紀,不識抬舉。
與此同時,剛才還高高在上拒絕金使的張時敏和王旦,此刻卻親自前來拜訪韓飛,彬彬有禮。
兩人見了韓飛,立刻露出諂媚的笑容,恭維韓飛功勳卓著,助自己等政敵得誌。口中的禮數更是恭維之辭不斷。
與剛才在金使麵前的冷漠強硬不同,張王二人麵對韓飛就像變了個人,畢恭畢敬言聽計從。
張時敏甚至說道:“多虧韓兄高瞻遠矚,讓我們得以接手朝政大權,實在感激不盡!”
王旦也跟著附和:“我等憑借韓兄之力得誌,今後必當努力為民,絕不負韓兄厚望。”
兩人極力討好韓飛,生怕一個不慎得罪了這個掌控大局的人物。
如此對比,張王二人麵對金使時的傲慢與麵對韓飛的諂媚恭順,著實讓人啼笑皆非。
麵對張時敏和王旦的諂媚,韓飛麵色如常,隻是詢問追蹤蒙國使者的探子何時能回報消息。
張王二人忙答還需些日子,探子路途遙遠,需時間回程。
言談中二人對韓飛佩服得五體投地。雖得誌在望,但絲毫不見驕橫自大,這讓韓飛對他們稍有改觀。
隨後韓飛舍二人離去,回到暫居處與黃蓉、秋葉、何惜君等人修煉內功。
這一番閉關後,四人的功力又穩步提升。其中何惜君的進步尤為突出,讓韓飛看了也不禁讚歎。
何惜君資質極佳,此前因為家變一直鬱鬱不得誌。現在終於打開心結,她的潛力得到極大發揮,讓韓飛對她的未來充滿期待。
如此看來,此番破局不單讓韓飛重新掌控大局,還讓何惜君重拾自信,功力大增。韓飛相信以她的悟性,日後定能做出大成就。
被張時敏和王旦拒之門外後,金國使者氣得在院中打砸發泄。
他憤恨不已,卻也無可奈何。想來想去,使者突然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也許,可以回國後勸說金國皇帝,暫時放下對蒙國的仇恨,聯手對付大宋才是上策。
金蒙聯手,兵力加倍,攻宋的勝算必定大增。到時不但可以攻取宋地,還可瓜分戰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