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六年。

初一上午。

趙雲身穿黑色帝王服飾,率領數百名身穿朝服的文武官員,來到紫禁城南門外麵,進入太廟祭祀先祖。

緊接著,祭拜英雄紀念碑。

然後。

趙雲與百官翻身上馬,在禮部儀仗開道之下,沿著一條寬闊的水泥大道向東而行。

道路兩旁站滿了百姓。

個個身穿新衣,神情嚴肅。

發現趙雲的儀仗到來,百姓們就默然跪拜。

有人格外激動,直接是五體投地的大拜。

隨著趙雲不斷前行,道旁百姓如同多米勒骨牌一樣依次拜下,顯得非常壯觀。

趙雲向前行了兩裏多的樣子,就來到了長安城西北角。

隔著寬闊的護城河看向長安城的北麵城牆,如同看到一道無限延伸的筆直陡崖。

隊伍向前走了一炷香以上的時間,這才到了玄武門外。

穿過玄武門,就來到了皇城的後半部分。

這裏的建築分為三個部分:

最後麵是後宮,側麵是下人居住的掖庭宮,前麵是太極宮。

太極宮建在高高的地基上麵,成為整個皇城最為宏偉的一座大殿。

這是趙雲登基的地方,也是大夏帝國舉行朝會的地方。

當趙雲一行來到太極宮前麵廣場, 數百樂人立即使用編鍾、古箏等華夏傳統樂器,演奏出一曲充滿高雅和莊嚴之意的音樂。

無論是趙雲還是數百名文武官員,全都不由自主地肅穆起來。

趙雲跳下白龍駒,緩步走上三層漢白玉台階。

文武百官按照官職大小,神情嚴肅地依次跟在趙雲身後。

趙雲進入高大明亮的大殿之中,徑直登上丹陛,來到大氣又華麗的龍椅麵前,麵南而坐。

文武百官分左右站成六列,麵向丹陛微微躬身,各自低垂眼皮。

樂曲聲音結束以後,大殿裏麵連呼吸之聲都聽不到,顯得異常安靜。

諸葛亮從一旁大步走出,先向趙雲躬身行禮,然後麵向百官,展開一個亮黃色綢布卷軸,一臉嚴肅地高聲念道:

“華夏兒女勤勞,聰明,善良,友愛。

但自有朝代以來,華夏兒女多數時候處在被壓迫、被奴役的狀態之下。

當權者對殘暴不仁,貪婪無度,以至於無數百姓陷入死地。

為掙一條活路,百姓們不得不以瘦弱之軀迎接刀斧,血灑當場亦前赴後繼。

一場黃巾之亂,致使數百萬百姓身死,數千萬百姓遭受苦厄。

朕不忍人間慘劇再次發生,於偏僻之所建立大夏。

數年以來!

大夏君臣以身作則,兢兢業業。

大夏將士拋頭顱,灑熱血,馬革裹屍。

大夏百姓頭頂烈日,腳踏冰霜,日夜勞作。

上下一心,勤勤懇懇,終於取得舉世矚目之成就。

時至今日!

大夏之國土遠勝前朝!

大夏之百姓安居樂業!

大夏之前景無比光明!

朕應萬民所請!

於即刻起,登基即大夏皇帝位!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朕既為大夏皇帝,自當一統天下!

朕既為大夏皇帝,自當懲戒一切不法!

朕既為大夏皇帝,自當為天下萬民謀福祉!

詔諭天下,鹹使聞知!”

趙雲的登基詔書,原本蔡邕寫了一份。

那份詔書之中,從趙雲的祖先秦始皇說起,表明了趙雲血統的高貴,祖先的英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