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正月初六,春煙還未散盡,大部分國人就已經開始陸陸續續返程赴崗。充電插頭一拔,再插進去,那也是一年後的事情。9天後的那個可以賞花燈、吃湯圓、看煙花、猜燈謎的元宵節,好像和他們根本沒有關係。
有時候國人也在想,我們為什麼要這麼累?就不能好好的休息一下嗎?難道在外辛辛苦苦打拚一年就隻為了休息這麼幾天?有時候國人自己搞不明白,旁觀者清的外國人更加的不明白。甚至早些年國人在國外有一個神奇的稱呼:“不死人”。他們麵黃肌瘦,天天從早幹到晚不休息就算了,還沒看到他們辦喪事。所以稱他們為“不死人”。
說到為何外國人沒有看到國人辦喪事這也就說到了國人的一個情懷——落葉歸根。他們不管在國外掙到多少錢,在即將年邁之時,都會回到祖國的懷抱。
那他們為什麼要這麼累呢?窮唄,還能有什麼原因,分析個屁啊。你看哪個有錢人天天這麼苦大仇深的腦子有毛病的從早幹到晚還不休息。
在這裏,我也想吐槽一下網上的毒雞湯,說什麼公司的老板,都那麼有錢了,早上天沒亮就起來工作,晚上半夜還在處理郵件。你這麼窮,當然要更加的努力了。喂,人家是老板,早上天沒亮起來幹事,中間要是累了,人家可以在豪華的辦公室裏休息的。你個打工人,天沒亮跑起來幹活,中間累了,你能休息嗎?而且作為打工人,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沒人知道,隻要一休息立馬就被領導看到。說個不好聽的話,工廠裏麵拉個屎都限時,你還想休息。哥們,想多了。所以不要再信網上的那些毒雞湯,吃老板畫的餅了。
是啊,他們真的太窮了,疫情3年,更是雪上加霜。現在疫情放開了,他們要早點出去掙錢還債,是的,他們出去掙錢是還債,而不是掙錢,然後再享受生活,我們的國人真的太不容易了。
專家說疫情放開後經濟一定會複蘇,春節期間祖國大地各個景區人擠人的火爆就說明已經開了個好頭。但滴滴司機卻愁眉苦臉的說,疫情是放開了,但訂單量卻還沒有疫情的時候好。有些人信了專家的話,買了旅遊和消費相關的股票。在開市的第一天,旅遊和消費股就衝高回落,然後一直跌跌不休。垃圾專家,嘴就會放炮。又虧了好幾萬,嗚嗚嗚……
企業家們,怕疫情再卷土重來,捂緊口袋,不敢投資。畢竟很多企業家投資折騰前頓頓喝茅台,說那玩意喝多了也不上頭。折騰後,卻成了老賴,地瓜燒都沒得喝,有的老板為了麵子說喝酒傷身,所以才戒了酒。普通老百姓更加的不敢隨便消費了,畢竟沒錢的日子,誰沒錢誰知道那裏麵的難處。
筆者記得很小的時候,每天早上都要起來去撿豬屎或者牛屎來給莊稼當肥料。也會看到很多老奶奶,彎著腰在田裏去撿別人掉下的稻穗。或者去花生地裏重新把花生地再翻一遍,隻為撿一些別人沒摘到的花生。別人誇獎他們是勤儉節約,但如果家裏哪怕有一點閑錢的話,也不會那麼辛苦的做這些事。
因為窮,整個上學期間,筆者都是吃的長芽的土豆和大白菜度日。沒水果吃,就經常去撿那些已經爛掉的蘋果,把腐爛發黑的地方剜掉。白白的地方,吃起來還是那麼的香甜可口。因為窮,筆者小時候就沒用洗發水洗過頭。外婆就用敵殺死或者殺蟲雙這些農藥來殺筆者頭上的虱子。而且不是那種用農藥過一下頭就行的殺蟲,而是用塑料袋捂住頭半個小時的那種殺蟲。長大後的筆者每每想到這些,就感覺自己真的好難殺,這都搞不死,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在農村,大年初一的時候,農村班車(客車)漲價1塊錢這不過分吧?但這也能被那些農村老頭們討價還價好久。真的是窮怕了。城裏麵可能地上掉5塊錢都沒人撿,所以怎麼能明白農村人挑擔百裏,隻為去集市上賣那麼幾十塊錢菜的種種“搞笑行為”。甚至還有城裏的專家提出沒錢就把家裏的房子租出去這種荒誕的建議。
大家都不投資,不消費也不行啊。畢竟經濟說白了,是要靠消費拉動的。大家隻有都去買玩具,買衣服。工廠才會去生產玩具和衣服。工廠隻有生產了這些東西,下麵的工人才會有工資,有了工資,才會再去消費,進而推動經濟的車輪向前走。如果你不消費,我不消費,工廠就不會生產,賺不到錢就隻能倒閉,工廠倒閉後工人就沒有工資,工人沒有工資,就不能去消費。進而導致更多的工廠倒閉,最終陷入惡性循環。
在這危難之際,國家開始出手救市,像2008年那樣,國際金融危機全麵爆發後,祖國的經濟增速快速回落。政府馬上拿出4萬億出來救市,通過投資基建、加快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措施來讓人們的口袋裏有錢。人們的口袋有錢了,才會去消費,消費了工廠才會繼續加大投資,這樣就會有更多人就業。進而推動經濟的車輪向前走。
當然對於這個救市行為,各個專家都在爭論,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但不管怎麼樣,村村通公路的壯舉,高鐵、高速裏程網增加的事實,通信設施的完善,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都是利於民生的。至少我老家,現在通公路,通水電,通WIFI。讓我更加的願意回去,而且這些年也的確慢慢的有人又回到了農村。
現在政府救市,有很多的發力點,比如大力發展容易受國外技術卡脖子的芯片、咱們的特長特高壓,還有新能源、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等。
說到特高壓,就要說到中國的特殊地理環境、能源分布和產業分布。有人有產業的東部沿海地區嚴重缺電。但地廣人稀的西部地區卻擁有很多能源。什麼石油啊,煤礦啊,太陽能和風電能等等。說到石油和煤礦,我一直在懷疑學術界裏說到的煤礦和石油是植物的屍體這一說,因為大家發現像中東和新疆這些有很多煤礦和石油的地方,普遍都是沒有植物的地方。當然我也隻是插嘴一說。
言歸正傳,既然西北地區能源多,那麼通過大力發展特高壓技術,就可以將西部的清潔能源,快速且低損耗的輸送到東部地區。一個1100千伏的輸電線路將電送到東部之後,又會像毛細血管一樣通過各種變電站將1100千伏降壓成500千伏,再降壓成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和10千伏送到祖國東部各地,最終變成220V或380V送到居民家或工廠內。
都說企業家最愛看的就是新聞聯播,因為通過新聞聯播可以最快最準確的知道國家的發展方向和動態,從而從中撈一杯羹,他們始終相信跟黨走,準沒錯。
針對這一情況。慧圓電力設計院的董事長張濤早就做好了大幹一場的準備。
慧圓電力設計院是一家甲級電力設計院,位於原鍾省市中心。在寸土寸金的原鍾省市中心還擁有慧圓大廈兩座。
慧圓大廈高45層,分A、B座。A座全部是用來給員工辦公的,B座則用來給員工當宿舍。外人看來說公司很體貼員工,在寸土寸金的原鍾省還為員工把住房的問題都給解決了。但慧圓電力的員工卻說這樣其實是更加方便隨時把員工從床上拉下來去公司加班。
當然慧圓電力設計院不僅在原鍾省有2棟45層的高樓,在江蘇南京、湖北武漢、北京、重慶、四川成都、廣西南寧、廣州等地都有1層辦公樓。外人看到這些都認為這家公司實力雄厚,很多家長以自己的孩子能在裏麵上班為榮。經常給其他親戚吹噓自己的孩子在慧圓電力裏麵上班待遇好,比如每個月都會給父母發補貼、逢年過節還發購物卡,每年一次的免費體檢等等。但輝煌的背後卻是公司下麵幾百名員工的血淚史。具體為啥說都是員工的血淚史,那就要把時間推移到2015年。
2015年,慧圓電力老板張濤在電力界耕耘多年,掙到了一些錢,在江蘇南京全款買了一層寫字樓。然後不知道這老板被哪位高人指點了一下,又以這層寫字樓作為抵押貸款了一筆錢跑去原鍾省市中心買了一塊地皮。開始蓋屬於自己的辦公大樓。
大樓蓋到一半突然發現沒錢了。前麵南京的那層寫字樓已經抵押出去了,就無法再繼續貸款。那怎麼辦呢?這時候大家所熟知的基本工資就派上用場了。
這裏就要說一下慧圓電力員工的薪酬構成了,他們的薪酬由3大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當地的最低工資2150元左右,一部分是各種餐補、電話補、房補、學曆補(針對本科以上學曆)等大概1000元左右,還有一部分是所謂的績效,而且這個績效是占工資的大頭。